“枫”景这边正好
——巴东法院聚焦“三个维度”做优基层社会治理“必答题”

发布时间:2023-03-20 点击数量:857
9f83d0052996758dba938fc513e9a2fc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枫桥经验”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利器,是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法宝。如何将矛盾纠纷消弭在萌芽、化解在基层,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成了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一道必答题。


      时代出题,实干作答。近年来,巴东法院充分发挥人民法庭职能作用,不断汲取“枫桥经验”的思想精髓,将司法为民触角延伸到老百姓身边,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真正让“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022年以来,共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820件,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3376件,案件调撤率达到70.04%,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为高质量建设“平安巴东”作出积极贡献。


融入大格局,画好共治“同心圆”




      坚持党建引领与多方参与相贯穿,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和“生力军”作用,不断优化多元解纷格局。

16eb30f4372dc3b88248b8c6b90d1c8a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近年来,人民法庭建设水平和司法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巴东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靳永辉介绍:“我们注重党建引领,将‘党支部建在庭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大投入力度、优化法庭布局、完善保障措施、强化职能发挥,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为聚力建设‘五个巴东’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巴东法院按照矛盾纠纷“社会调解在先,法院诉讼在后”,把“非诉机制挺在前面,推进诉源治理”目标要求,主动融入地方党委政府社会治理大格局,打造党委政府支持、法院主推、部门参与的多元解纷大格局,以“司法审判+行政调解+社会解纷”以及“法院+工会”“法院+金融”等方式,打通关卡壁垒,接通堵点痛点,全面嵌入党委牵头的矛调化解体系,打造集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矛调中心、共享法庭“四位一体”,覆盖县乡村的三级解纷服务网,实现多层次分流、多层次化解。

fcf1f3b5f4036a109b07e60565a9c714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在重大涉企涉金融涉信访纠纷案件办理中,如巴东县长江库岸整治、征地拆迁等涉企涉金融案件,积极运用府院联动机制,围绕全县发展战略,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在赡养纠纷、离婚纠纷等家事审判中,官渡口法庭构建“一核双驱三赋能”工作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构建司法、行政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新型纠纷综合协调解决模式,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法院+公安”破解执行案件找人难,“法院+工会”诉调对接化解劳动争议案,最大程度实现矛盾纠纷“不出网、不上交、不激化”。




布局再优化,走活发展“大棋局”




     坚持分调裁审与全程调解相呼应,以“一庭一品”为抓手,不断优化法庭布局,设立巡回办案点,建立共享法庭,走活基层社会治理“大棋局”,努力提升司法为民效能,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进一步提高。


     4109956c11ae36f66dae78f6429b3691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成立调解速裁中心,建立调解速裁团队,健全完善简案速裁快审配套机制,努力构建分层递进、繁简分流、快慢分道的“分调裁审”配套体系,推动案件精准分流。合理界定简案范围,将事实清楚、标的额较小、法律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案件分流到速裁团队进行审前调解和速裁审理,对分流至速裁团队的案件进行先行调解。推动简案速裁化解,特邀调解员调解成功的案件由员额法官出具调解书,调解不成的,速裁团队就地开庭审理、当庭宣判,实现了案件的快审快办,力争让人民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更多元、更快捷、更方便,更有获得感。今年以来,民商事案件平均办理期限仅为17.69天。

73fd5fd1a10d7aceab2eacffc9b37716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将调解贯穿到立案前、开庭前、庭审中、庭审后全过程,甚至在宣判时,都千方百计“解纷息讼”。庭前调解突出一个“快”字,庭上调解突出一个“明”字,庭下调解突出一个“保”字,最大程度保障双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做到节约时间成本、节约诉讼费用、减少对立情绪、缓和人际关系。

      此外,不仅仅将司法为民圄于执法办案中,还在每个诉讼过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群众既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精度、力度,也感受到司法为民的温度、厚度。




数字化赋能,跑出解纷“加速度”




     “枫桥经验”能够适应社会需求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就是创新。巴东法院与时俱进,坚持传统方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丰富矛盾调解方式,强化诉讼服务“不打烊”,做优基层治理“最优解”。

e6c94269c6562c07d979d04df5a896c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申请人易某等24人在某公司茶叶种植基地提供季节性劳务,该公司拖欠其工资近20万元一直未支付。易某等24人诉至法院请求解决。在“法院+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室调解员主持下,通过线上远程调解,案件在2个小时之内处理完毕。易某等24人与该公司达成调解协议,并通过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

      在立案中,建立“互联网+诉讼服务”的立案新模式,全面畅通“线上+线下”一体化立案渠道,形成线上音视频调解,网上立案、送达、保全、委托鉴定,12368诉讼服务等一站式诉讼服务平台,“三系统”“四平台”“一部委”已上线运行,群众立案便捷,降低了诉讼成本与时间成本,做到足不出户可立案,变“面对面”为“键对键”“屏对屏”。在乡镇法庭设置共享法庭,针对单一纠纷,法官主动联系村民和有威望的老人等一同参与调解,拉近群众与法院的心理距离。针对复杂纠纷,法官与人民调解工作室联系,联合乡镇依托“共享法庭”,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调解。调解成功需司法确认的,予以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的,告知诉讼风险,在共享法庭完成网上立案,实现矛盾纠纷闭环管理。

ff5e9b8aa64c2e8f8813842aa5baa582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在执行事务中,推行繁简分流改革的基础上聚焦“质效优”三项任务再出实招,切实推进执行事务“一站通办”,以“集约化”提速度、以“专业化”保质效、以“信息化”优服务,让当事人“走进一个门、事务一站清”,用更大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快速度推进执行案件快立快结。2022年以来,审结涉企案件2065件,平均立案期限为0.28天,平均审理用时30.7天。


      踏遍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心头。巴东法院“三个维度”发力,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多元、高效、便捷化解纠纷的司法需求,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做优基层社会治理“必答题”,形成一道亮丽的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