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 | 巴东首个“法官妈妈工作室”落户茶店子镇“童伴之家”
5月25日,巴东法院联合茶店子镇政府、镇妇联等部门来到茶店子镇店子坪社区“童伴之家”,开展庆“六一”法治宣传周暨留守、流动儿童关爱活动,并设立“法官妈妈工作室”,与“童伴之家”联动,为留守、流动儿童筑起爱的港湾。
活动中,法院干警通过带领孩子们观看普法动画片《森林法庭》、玩看图猜成语游戏、为法律主题简笔画涂色、唱反电信诈骗童谣《反诈拍手歌》等方式进行趣味普法,向孩子们普及了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欺凌、防网络诈骗、保护生态环境等知识,寓教于乐,引学促学,引导孩子们体验法律的真谛。 “今天我看了有关法律的动画片,还画了与法律相关的图画,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在活动的“爱心陪伴”环节,孩子们争先抢答,笑声不断,被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触动,并相互分享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成长期待。 随后,法院干警还与孩子们一起表演文艺节目、玩游戏,并为孩子们赠送学习用品,合唱少先队队歌,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的到来。 据悉,巴东县茶店子镇店子坪社区有3617人,未成年人长期维持在近200人,留守儿童超100人。2020年以来,社区儿童之家从“四点半学堂”到“童伴妈妈”项目落地设立“童伴之家”,惠及儿童总数535人,其中长期参加活动的近100人。 “农村孩子们因父母在外务工缺少亲人陪伴,需要加倍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巴东法院开展关爱活动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感受更多的责任与爱,也提升了他们的法律意识。”活动结束后,“童伴妈妈”龚厚玲激动地说。 针对留守儿童的法治教育空白,巴东法院衔接该县“童伴之家”平台,启动“童伴法官”项目,设立“法官妈妈工作室”,开展趣味普法、爱心陪伴、志愿服务等活动,为留守儿童送去暖心的法治教育服务,教育引导孩子们掌握身边的法律知识点,为留守儿童撑起法治蓝天。 长期以来,巴东法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机制,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构筑法院、法庭、法官工作室为主体的司法为民“主阵地”,推动更多法治力量下沉基层,将司法资源延伸至基层治理最末端,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 2024年1月,巴东县茶店子镇店子坪社区儿童之家被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省民政厅联合评为 “湖北省示范儿童之家”。 “童伴妈妈”龚厚玲被评为“2023年度童伴妈妈项目优秀传播达人”。 2023年12月,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举办的中国乡村儿童发展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康晓光教授将巴东县茶店子镇“童伴之家”作为典型案例写进主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