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邹碧华做一名合格法官

发布时间:2016-05-26 点击数量:3147

学习邹碧华做一名合格法官

向邹碧华学习,做合格法官,就是要学点邹碧华的敬业精神、钻研精神、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勤奋精神。

在“两学一做”中,笔者一直在想,我们与邹碧华相比差在哪里?要想做一名合格法官,还应该向他学点什么?

学点敬业精神。笔者个人理解,邹碧华精神说到底首先是对法官职业的尊重和热爱。没有这份热爱,就不会有他那种对审判事业的激情,就不会有他那种忘我的工作热情,就不会有他那种爱民情怀,就不会对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就不会有对司法改革事业的那种理解和诠释,更不会为了法官职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们当代的法官,最需要的就是这种敬业精神。当前,在我们的法官队伍中,少数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些人艳羡别人的职业风光无限,一心想着离开法官队伍赚大钱,缺乏对法官职业的尊崇感。这些思想的惰性,反映出法官队伍的政治素质良莠不齐,一些法官的职业道德水准还不高。

学点钻研精神。邹碧华身为领导干部,可谓是事务繁忙,但是他仍然坚持学习、钻研、写作,教学,而且不断总结自己的审判经验和体会,写出了大量颇有建树的文章和专著,是个典型的专家型法官。而我们的一些法官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勤于学习、肯于钻研的精神。从每年的调研和学术文章统计看,有的敷衍塞责应付了事,有的东抄抄西抄抄,毫无价值,垃圾一堆。有的甚至连一篇像样的案例都写不出来,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根本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对积累的审判经验也不会总结归纳,真是个熊瞎子掰苞米。当前,形势发展很快,形形色色的案件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如果我们不钻研业务,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去学习新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很难做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学点担当精神。大家把邹碧华比喻为燃灯者不是没有道理的,改革的道路上,的确需要这种有胆有识有魄力的先行者去开拓、去进取,去担当。这种担当不是意气用事,也不是蛮干瞎干,而是怀着对党的事业的崇敬、对人民的负责和对司法的追求,不计个人得失,不畏惧艰难险阻,不怕打击报复,义无反顾往前走,为了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是一种担当,一种法律人所崇尚的担当。而我们的个别人,面对司法改革处在最艰难的时期,畏缩了,停滞不前了,生怕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失,生怕个人的升迁受到影响,生怕自己承担更大的责任,能躲就躲,能回避就回避,信奉“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工作哲学。有如此想法的人,又如何能肩负起历史的使命,人民的重托?

学点创新精神。邹碧华不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审判管理上,抑或是司法改革上,都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学术上,他撰写的文章和专著无不渗透出一个专家型法官敢想敢说的学术锐气,不拘泥于前人的学术框架,不断去思索,不断去创新;在工作上,研究了独到的要件审判九部法,既有理论深度,又对实践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在司法改革上,更是处处体现了一种创新精神,提出了法官的员额制。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司法改革。而我们的个别法官工作理念上因循守旧,工作思路上保守不前,工作上缩手缩脚,照猫画虎,很少有自己的创新,很少有自己的思路,导致工作水平始终在低层次徘徊。因此,我们要学习邹碧华的创新精神,让审判能力上台阶。

学点勤奋精神。从邹碧华的成长历程看,他来自一个普通家庭,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靠的就是“勤奋”二字。能从江西考进北京大学深造,没有勤奋是不可能的;能从一名普通法官成长为一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没有勤奋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法院系统的领导,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取得那么多丰硕的学术成果,没有勤奋是不可能的。总之,从邹碧华的身上,处处体现着勤奋,而我们现在的个别法官缺乏的就是这种勤奋精神,多办几个案子就累着了!多做一点工作就觉得委屈了,不读书、不学习、沉迷于手机聊天,沉迷于应酬,沉迷于追求时尚,热衷于官场哲学,不考虑怎么把工作搞好,只考虑如何提高个人职级待遇,最终一事无成还要怨天尤人!

今天,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我们又想到了邹碧华,不只是追忆他个人做了多少事,干了多少工作,审了多少案子,写了多少书,更主要的是品读他的精神,品读他作为一名时代法官的精神,品读他作为一个法律人的职业信仰。因为现阶段,由于个别案件的影响,个别法官的腐败,司法环境的不尽如人意,使我们的司法公信力受到了重创,法官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优秀的法官在流失,一些人的职业精神和操守也在流失。可以说,在司改进程的艰难时期,我们需要坚守,这种坚守,就是要像邹碧华那样,怀着对审判事业无限的忠诚和热爱,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做一名无愧于党、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合格法官!

(来源:人民法院报第二版 作者:王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