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勇担使命

发布时间:2012-05-15 点击数量:878

           志存高远  勇担使命                                                                            

     ——论年轻政法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2012年全州政法系统年轻干部培训班体会文章(三)

巴东县人民法院   李小俊

 

201257下午,恩施州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静来到州委党校,就“政法干部在武陵山试验区和全国先进自治州建设过程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年轻干部如何健康成长”两大主题,同我们中青班(政法系统)的50名学员展开座谈,同学们发言踊跃,周部长也向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理解与经历。座谈会后,我们还召开了“政法干部在恩施发展中的使命与担当”主题班会做进一步探讨。

身为培训学员,周静部长的讲话以及同学们的发言让我陷入了沉思,对组织、对培训、对自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年轻政法干部的使命与担当”这一普通却不简单的论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命强调了责任和任务的重大,而担当则是面对责任与任务必须的选择。历史的重托、时代的发展、党和人民的期望赋予了政法干部特殊的使命,而身为年轻政法干部的我们必须担当起这份无比光荣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志存高远,豪情满怀,做年轻干部成长工程的合格候选人。

听闻周静部长的重要讲话后,让我认识到“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等方面所具有的战略性意义。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茫茫大中华,代代有人才!虽然我们有幸成为了“年轻后备干部培养工程”的培养对象,并将在州委党校接受为期两个月的培训,但我们当以党为要,以国为先,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服务人民群众的远大人生志向,努力培养战略思维,不断提升工作能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后备政法干部,随时接受党和组织的召唤和安排,完成党赋予我们的时代使命。

二、强化学习,激情人生,做恩施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接班人。

伴随着“两路”的开通,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正发生着重大变化,对政法机关的司法需求越来越高,对身为政法干警的我们在思想政治素质、法律业务水平和公正执法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夯实理论基础、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把学习作为我们生命中的空气、水分和阳光,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挤时间、抓机会、主动学、自觉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通过努力学习,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和履职尽责的需要,从而实践我们的人生理想与目标。

三、甘于奉献,热情服务,做建设武陵山试验区的出色建设者。

古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长期工作在政法工作第一线的我们,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基层,不仅要扎根基层,更要服务基层,到执法办案的第一线去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尤其是共产党员,更要率先垂范,带头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规范言行,锐意进取,乐于奉献,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克己奉公,敢于牺牲,勇于献身,以自己无私奉献的言和行,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无愧于党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无愧于人民的期望,无愧于历史的重任。

四、学以致用,深情为民,做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坚定捍卫者。

省委书记李鸿忠曾说,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之本,要坚持六民要旨,即坚持民评民说是标准、民心民力是依靠、民意民声是依据、民愿民盼是方向、民惠民富是目标、民苦民痛是失职。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媒介就是实践。我身为一名“80后”党员,身披法袍,手握法槌,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法为基,以民为本,不仅要坚持执法为民,同群众融入在一起,及时了解掌握他们在想什么、盼什么,有针对性地做好执法便民利民工作,更要坚持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以过硬的执法素质、良好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五、以身护法,真情铸就,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诚实践者。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既是战略性的、长远的要求,也是基础性的、现实的措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出发,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形势和任务以及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作出的重大决策。身为年轻政法干警,应该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带头贯彻执行宪法和法律,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公平正义,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成大事者必有大境界”。身为“80后”政法干警,生在改革之春,长于和平之年,但我们不能贪图一时之安逸,要明白我们肩负要务,背负重则,因此应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以鲲鹏之势,展望未来,为推动国家繁荣、民族昌盛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