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正装进群众心里

发布时间:2009-03-27 点击数量:922

通讯员 谭元贵

在长江三峡巫峡之畔,有一位外表纤弱却有着铮铮铁骨的女法官,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正义的天平,用务实的行动把公正装进群众心里。她就是巴东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的副庭长刘汉玉。

刘汉玉于1988年经公务员招考到巴东县人民法院工作。历任巴东县沿渡河人民法庭、立案庭及民事审判第二庭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

在法院工作的20年,她既没有气吞山河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心扑在审判工作上,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有的只是一心为百姓担忧解难、克已奉公的赤诚之心,她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审执能手调解能手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为优秀。2009年3月,被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二等功。

公正办案,做审判一线的女能手

每当我迎着当事人和旁听公民景仰与期待的目光,进行代表法律正义精神的宣判时,我深深感觉到:人民渴求公平、社会需要公正。刘汉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实说。是的,她从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一路走来,都始终把公正执法和人民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敬业奉献,勤奋耕耘。她刻苦学习业务知识,业务水平位居前列;她不断实践并总结经验,成为审判业务骨干。

在案件审理中,她从法律的视角考量当事人间的利害关系,实现公平与正义。她审理的一起劳务纠纷,被告是知名的民营企业家,被告多次托她的熟人、朋友打招呼,并于一天晚上找到她家,要求多多关照,走时悄悄留下一个鼓鼓的信封。案件如期开庭审理,刘汉玉思路敏捷、明察秋毫,将案件事实理顺查清,及时作出了公正的判决。给被告送达判决书时,她辩法析理,并将那个鼓鼓的信封交还于他,劝解他说,其实赚钱也不容易,这个钱不应送,也不能收,你可以用此钱及时履行判决义务。被告明白了败诉的原因,心服口服,并及时将该案执行完毕。

两年来,她主审股权转让、建设工程、合伙结算、土地承包等案情比较复杂、审理难度较大的案件三百余件,案件合格率为100%,无一超审限案件,无一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且案件的调解率达到90%,办案数量与案件质量均名列全院前茅。

执法为民,做爱民若赤的贴心人

作为一名法官,办好每一件案子是刘汉玉的心愿。她经常和同事说:我们办案,要努力取得当事人的认可。法官对待当事人绝不能摆架子,要以心换心,从当事人的角度想问题,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给当事人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她审理的案件中,有一位原告是近七十岁的老婆婆,与邻居发生纠纷引发诉讼。刘汉玉见老人年老体弱、行走不便,多次带着书记员步行几公里到老人的家里,了解情况、勘验现场,并深入到对方家里做工作。双方均被刘汉玉的务实精神所感动,表示可以接受调解。在后面的一次事件中,双方的矛盾全部化解。那是她又一次来到老人家里,正值老人突然发病,奄奄一息,刘汉玉迅速与被告取得联系,一起将老人送到医院,老人转危为安。而刘汉玉回到家时已是午夜时分。原、被告也终于握手言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位老人站在法院大门外久久不肯离开,原来她就是那位原告,她手里抱着几棵绿绿的大白菜,她说:这是我自己种的,我要送给那个好姑娘刘庭长……

耐心释法,做争议双方的劝解人

说起刘汉玉的好脾气在全院是出了名的,这种体现在她对当事人的态度上:耐心细致,不厌其烦。遇到态度不好或者胡搅蛮缠的当事人,她从不发火,而是耐心细致地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很多当事人当初来法院时满身怨气和不满,案件经过她审理之后,都是轻轻松松、和和气气离去。

她审理的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被告承建的垃圾处理场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原告要求其履行维修义务。被告则要求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查明后再履行维修义务,双方争议较大。但该工程属国家有关部门急待验收的环保项目,原告主管单位非常着急,县委政府非常重视。刘汉玉深感责任重大。她利用自己过硬的业务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迅速查清案件事实,并细心、耐心地给当事人辩法析理,几次带双方到现场,并组织召开多次座谈会,邀请有关部门参加协调,最终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就这样,一起事关社会稳定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难案以调解方式结案,既平息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又确保了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正常进行,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好评。

乐于奉献,做淡泊名利的普通人

法官是个神圣的职业,也是需要奉献的职业。她从事审判工作以来,爱岗敬业,从不拈轻怕重,不计较名利,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

工作中,她是一名好法官,生活中,她虽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女,但她对家庭却也有着太多的愧疚,她把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她所忠爱的法官事业。为了钟爱的事业,曾中午加班,忘了接待在家的客人;曾下乡办案,晚上回家时,独自在家的女儿已挂着泪珠入睡;曾出差调查案件,无法对住院的公婆尽照顾义务;为了钟爱的事业,曾在晨曦里出发,披着星光回家;曾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她就是这样,没有动听的话语,没有惊人的业绩,有的只是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地工作,认认真真地做人,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审判事业而无怨无悔。

天下万物何所求,只求为民解忧愁。1988年跨进法院的大门,刘汉玉以其严肃执法、秉公办案、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一步一个脚印摸爬滚打在审判工作一线,以一个女法官特有的敏锐和责任心,诠释着人民法官伸张正义、维护公正、服务人民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