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日报:新“枫”吹拂“夜明珠”
——巴东县人民法院野三关法庭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3-11-11 点击数量:83

640 (27).jpg



640 (10).png

野三关镇铁厂荒林场

作为东进西出第一关,入渝达川第一哨,巴东县野三关镇常常被人记起。它苍山俊美、生态天然,它淳朴民风、文化厚重……被新华社誉为“深山野岭夜明珠”

巴东县人民法院野三关法庭辖野三关、大支坪两个镇近10万人口,年均结案1000余件。

如何能动司法,在融入“共同缔造”过程中,书写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大文章?近年来,野三关法庭一直在寻找答案。


01

怀司法为民之心,

于社会治理中吹响多元解纷协奏曲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何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融入诉源治理大格局,野三关法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多亏了您,还有这么多部门的工作人员,帮忙解决我们兄弟间的矛盾,现在路也要修好了,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纠纷解决后,老张专门对野三关法庭的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老张弟弟因修建新房将原先共同修建的道路挖毁,并自行在新房地基前新修一条道路。老张对修建新路的规划不满,遂将亲弟弟诉至法院。

受案后,法官主动邀请综治中心工作人员、村两委干部及第三方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对双方当事人开解说和。经过多部门的联合调解,两兄弟最终握手言和。

640 (28).jpg

联动野三关镇基层政法单位调处纠纷,是野三关法庭运用“1+4+N”多元调解机制源头解纷,护航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野三关法庭依托“1+4+N”矛盾多元调解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联防联调作用,变“单打独斗”为“多方联动”,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部门对接,织密织牢全辖区覆盖的基层解纷服务网,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各方合力之下,诉源治理工作的成效日益显现——近三年来,野三关法庭累计收案2918件,结案2842件,以调撤方式结案1765件,调撤率62.1%。截至2023年10月,野三关法庭收案量同比下降4.9%

640 (1).png

02

寻变革创新之力,

于信息浪潮中奏响数智赋能交响乐

640 (29).jpg   (野三关森林花海)

高山险谷、醉人花海,让野三关镇成为了“大山里的世外桃源”,也让高昂的解纷成本制约着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

这是难题,更是考题。“身处大数据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如何为群众诉讼难度和办案成本‘做减法’,为司法公信力和人民获得感‘做加法’是野三关法庭久久为功的目标。”野三关法庭负责人夏文表示,加快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是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司法服务的破题之策。

一起劳务合同纠纷案,因为双方当事人皆在外地,法庭工作人员考虑到当事人相隔千里的实际情况,随即进行电话沟通,引导双方线上调解。当天,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法庭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

“我现在人在贵州打工,原本以为要来回跑好几趟,没想到现在动动手指,进行线上调解,不到一天就处理好了!”

当事人拍手称快的背后,是野三关法庭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助力矛盾纠纷多元解纷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野三关法庭坚持数字赋能诉源治理,依托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移动微法院等智慧平台,实行线上立案、缴费、送达、退费等诉讼服务全流程“一网通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指尖上”的诉讼服务。2022年以来,野三关法庭在线审理的案件336起,电子送达6524次。


03

延伸服务之能,

于生态保护中唱响美丽乡村进行曲

640.jpg640 (12).png

野三关集镇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意。

“这个院坝里原来散落着各种大小不等的碎砂石,污水沟里流淌着黑乎乎的废水。现在焕然一新……”陈东三法官看着当事人发来的视频,眉眼间全是笑意。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这是民生之要,更是百姓之盼。然而,农村里乱堆乱放杂物、私搭乱建、非法占地等不合规行为屡禁不止。2022年以来,野三关法庭共审理涉人居环境类案件16起。

郑大妈和喻老伯两家是邻居,由于地势原因,郑大妈家的生活污水会沿着院坝的水沟流向喻老伯家,两家因此纠纷不断。2022年12月,郑大妈在两家房屋之间的院坝中堆放大量碎石渣,双方再次发生矛盾。最终,法院判决郑大妈败诉。

人居环境的整治,光靠一纸判决远远不够。陈东三法官定期联系当事人进行回访,通过线上方式敦促当事人对人居环境进行修复。

640 (1).jpg

这是野三关法庭护航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治理的一个缩影。“走出去”办案+案后回访,是法官们办理涉人居环境类案件的工作常态。

山水之间,法徽闪耀。野三关法庭坚持能动司法,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用心用情用力为乡村环境治理筑起法治屏障。

640 (2).jpg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