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谭元贵:以法为尺“量”正义

发布时间:2022-01-10 点击数量:3310

     2022年1月5日,政协恩施州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州城隆重开幕。会上,谭元贵被州政协表彰为“优秀政协委员”。

     谭元贵,巴东县人民法院二级警长,政协巴东县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政协恩施州第九届委员会委员。

政协委员谭元贵:以法为尺“量”正义

     

      “我这个案件赔偿数额大,我以为几年也执行不回来,没想到谭法官几个月就全部执行到位了,我很满意!” 2021年11月28日,申请执行人杨某领取最后一笔执行款后如实说道。

 

     她口中的“谭法官”是巴东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谭元贵。

 

    2017年6月,汪某驾驶任某所有的车辆不慎将在人行道上行走的杨某撞伤。杨某受伤后住院治疗至2019年5月。法院判决汪某、任某赔偿杨某医疗费等各项经济损失130余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环节后,谭元贵及时组织当事人及家属座谈,耐心做思想工作,通过安慰劝导,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分期履行的和解协议。

 

     用好一把法治尺子,“量”出公平正义,这是谭元贵对本职工作的形象定义。“尽全力,致完美,空得失”,在每个工作笔记本的扉页上,都有他亲笔写下的这一行字,9个字像朴素的信条,贯穿在执行局副局长、执行指挥中心主任、政协委员三个角色中。

 

     执行指挥中心办公室一直很“热闹”,当事人如“坐流水席”一样前来询问案件情况。一波接着一波,谭元贵和同事们耐心讲解法律知识、梳理案情、研究解决方案,多方沟通协调,直到当事人微笑点头,他才画上句号。

 

     在谭元贵看来,高质量司法是营商环境持续向“优”的阳光和雨水。伴随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各类矛盾纠纷不断出现,执行案件数量也逐年猛增。“时代在进步,群众都在用法治思维办事、解决问题。”谭元贵说,执行案件一年比一年多,与执行人员数量不够形成一对矛盾,虽执行人员在常态化的“白加黑”“5+2”中连轴转,但面对堆积如山的执行案卷,仍难突破“人难找”“物难查”的瓶颈。

 

image.png


     一边是执行案件数量多,一边是执行难度大、效率低,作为政协委员的谭元贵将提案写在执法办案一线,在巴东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他就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提出建议,作了《夯实诚信基础 破解执行难题》的议政发言。在州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上,他针对“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撰写提案,受到了州委政法委、州法院的高度重视,民声“回音壁”有了回声。

 

     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寻求“良方”,谭元贵和同事们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巴东法院探索建立集约化工作机制,推进执行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有效提升了案件质效。

 

     一份提案引来了一场打击“拒执”违法犯罪行为的变革,也换来了执行工作改革的巴东品牌。谭元贵的提案很快从纸上落到地上,自2018年以来,巴东法院党组确立了“以打击拒执犯罪引领执行工作”的工作思路;2021年又推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实行流水线执行新模式。

 

     一时间,全国13个省(市)60余家政法单位前来考察交流,巴东法院打击“拒执”和执行案件繁简分流的“巴东实践”,吸引了湖北和全国目光,并作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批典型经验复制推广。

 

     谭元贵骨子里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干劲,成了群众心中的“铁腕法警”。一组数据见证了“铁腕法警”的“铁功夫”:2018年以来,巴东法院办结拒执刑事自诉案件148件,通过网上追逃措施缉捕到案79名长期“失联”的被执行人。谭元贵和同事们日夜兼程、辗转近二十万公里,将“拒执”犯罪嫌疑人分别从云南、广西、浙江等地押解回巴东,有力打击了拒执犯罪,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抛开铁警的“侠骨”,谭元贵也有“暖男”般的柔情。73岁田祚兰家住官渡口镇巫峡口村,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经历了少时丧父、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的“三个不幸”。幸运的是,谭元贵和她成了远方亲戚。每隔段时间,他会到田祚兰家中送生活用品,陪老人拉家常,两人成了超越结对帮扶关系的一对母子。

 

     一把尺子“量”正义,一只钢笔写民声,谭元贵在司法警察和政协委员两个舞台上,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烙印在司法实践的脚步里,甘当群众的正义使者。

 

     “我要以法治为刻度,把司法为民量得更精准,将法治尺子握得更紧。”在谭元贵的办公桌抽屉中,最底部放着县级先进工作者、州级劳动模范、省法院个人二等功、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等荣誉证书,他说:“荣誉仅代表过去,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表率示范作用,把公正司法使命和司法为民初心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各方面。”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