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志】乡村振兴在路上,驻村帮扶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3-10-27 点击数量:63

图片
下载.jpg640.png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提到乡村,第一时间浮现在我脑海中的是这句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这句诗。恩施州的农村,大抵都扎根在山林之中,与各自所属的乡镇遥遥相望。

作为巴东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的一员,我入职不久后便随着驻村工作队的前辈同事们从巴东县城转战凉水井村,又在今年7月份行政村优化调整的时候从凉水井村前往新的巫峡口村。



集中培训定军心





驻村工作队调整之后,我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专门为驻村工作队成员们准备的培训。培训基本围绕着驻村中可能面对的各种工作(诸如低保评定等民生工作)展开,老师们结合具体的案例向我们进行了大概得讲解。但这次培训最为重要的,却毫无疑问是在向调整后的驻村工作队的大家告知:只有真正让自己扎根在村里,切切实实想着为村里做实事,驻村工作才能真正给村里注入生机活力。





入户走访识民情




640.jpg

培训结束后,每个村子的驻村工作队都迎来了当下非常重要的任务:第三季度入户走访工作。对于巫峡口村的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来说,入户走访是最直接的能让所有村民知道优化调整之后应该找谁表达诉求解决困难,村民们有了这方面的印象之后,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也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于是乎,在村支两委成员的带领下,我们在八月份全力开展了这项工作,其中的重心毫无疑问是合村之后的重点户们。村干部们会在路上告诉我们村民们的大概情况,我们到达之后则是在前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当下最主要的诉求,向他们宣讲当下需要实行的一些政策,如果可以的话,也会当场顺带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基本让新的巫峡口村的村民们对我们新的驻村工作队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不过毕竟现在的村子太大,想让他们更好地记住我们,还需要我们后面继续努力为他们更多的做实事。


农田整治测田地






640 (1).jpg


入户走访的同时,另一项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同步进行着,那就是原本前面山村的高标准农田整治项目,这一项目完成后,原前面山村的农田将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

由于同一时间有其他工作的缘故,我并没能全程参与这一项重大的项目,只能通过当时的一些照片窥见点滴。当时正是这个夏天最热的时候,太阳无情地在空中释放着热量。马书记、胡委员、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和乡镇里负责土地测量的工作人员仅仅只有一顶草帽作为简单的防护,顶着炎热的天气以极高的效率在几天之内就完成了测量工作,期间有数次他们忙得连吃饭都忘了。对他们而言,高效地完成这些能为村子带来实质好处的工作远比当天按时吃饭更加幸福


数据核查销问题




640 (1).png

高标准农田整治之后,名为大数据核查的任务接踵而至。这一任务要求我们根据大数据比对得到的线索去入户核查,看看村民们是否在惠民政策的享受上得到公正对待。对我个人来说,这是我驻村到目前为止压力最大的一份工作,它也让我再次对做好乡村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因为沟通的不及时,当我们开展大数据核查工作的时候其实已经比其他村略微迟一些了。为了第一时间将工作进度赶上来,我和驻碾坪垭村的靳渝森多次就核查涉及到的政策要求进行研究,避免在收集佐证材料和描述问题的时候出现低级错误。

从本质上来说,大数据核查是对政策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校对,所以当驻村工作队前往需要核查的农民家里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先入为主的不太愿意配合。这种状况发生时,马书记和胡委员总是会巧妙地运用话语让他们放下警戒心,从而让工作能够顺利展开,我也从他们的话语表达中学到了一些和百姓交流的小技巧。也正是因此,当我后面需要单独联系老百姓补充一些资料的时候,能让他们从找借口推脱不配合到积极提供相关材料。

对我个人而言,这次大数据核查工作的完成对我个人的锻炼是极为重要的。这项工作的完成,也让我对进一步开展以后的驻村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


640 (2).jpg

到巫峡口村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回望过去,仍然记得刚刚调整到巫峡口村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满是不安,新巫峡口村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新的环境都用名为“未知”的恐惧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不过正如《荀子·修身》中的一句古话所言:“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当我实际实践起来的时候,乡村的工作总会将不同的景色呈现在我面前。

每到夜晚,当我站在村中眺望着巴东县城通明灯火之时,就会想起夜晚走在长江大桥上遥望村中的零星灯光的景色。对我来说,从城市中望向乡村所看见的点点灯火就是这个时代所阐释的“依依墟里烟”的景色。城市的灯光和乡村的灯光正像夜空中的皎皎明月与熠熠繁星,虽明暗不一,但却都是沉静夜空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城乡工作也是如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缺一不可。作为基层公务员,我很庆幸我在这么早就接触到了农村工作,让它来锻炼我的能力,提升我得素养。我也将更加努力,做出我力所能及的事来回馈这给予了我宝贵经历的乡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