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强院的四个比喻

发布时间:2010-01-25 点击数量:328
2009年12月30日,上海法院院长会议召开。与会代表手里,除了议程等材料外,都有一份《上海法院审判质量效率评估数据体系》,全市各法院全年工作的55项指标近千项数据因此一清二楚。“我们只需要3个工作日,就能够获得所有数据,速度之快,准确率之高,这在以前根本无法想象”,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统计科科长傅启超介绍说。这套评估指标只是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法院信息化工作经历了由粗放到精细、从初级到成熟的建设过程,实现了科技强院新的跨越。

信息高速路

喻意解读:1996年起启动,近三年硬件、软件、网站平台建设全面提速,形成了具有上海特色的法院信息化工作模式。

上海法院现有各类PC机6700余台,审判人员电脑配备率达到100%。共有各类小型机63台,PC服务器156台,中心数据库28个。全市各级法院之间以及法院与法庭之间已经实现光纤连接,各级法院都能够通过公务网实现法院应用数据流转和信息交换。

“这个网络的建成花去了10多年的时间”,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志先介绍说。记者了解到,上海法院从1996年起启动信息化建设,先后经历了初创阶段、推广应用阶段,以及2007年以来的提高完善、全面提速阶段。到现在,不仅硬件设施颇具规模,软件方面,也基本建成了审判业务管理、人事办公、辅助决策、网站发布、网络安全等五大系统,包括70多个应用系统软件,形成全程共通、融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上海法院最为基本的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为例,每一起案件的进展情况都实时记录在电脑网络中,每个环节都一目了然。法官、书记员使用各自的权限登陆后,软件会立即提示他所负责案件的审判进度,如果出现遗漏项目、超过期限等情况,系统会立即发出警告,审判长、庭长、院长也会在第一时间获知。这套系统现在已成为法官办案、庭长管理的有力抓手。

门户网站也是体现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平台。打开上海高院的因特网站,在新闻中心、审务公开、网上办事、视频点播、法苑文化五大栏目下设案件速递、新闻发布、诉讼指南、网上立案、办案进度查询等35个子栏目,信息量非常丰富。

不独因特网站,法院内部网站也十分完善。徐汇区法院的李法官说,“现在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网上完成,比如上下级法院之间的文书电子版传递、开庭登记、法庭查询等等,网站内容十分实用,工作起来方便多了”。

据介绍,上海法院目前已经建成五大门户网站,包括上海法院广域网、各法院内部局域网、面向社会公众的上海法院因特网、面向全市党政机关的公务网以及在最高人民法院一级网站上搭建的上海高院一级网站。随着网站应用的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从而为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便民快车道

喻意解读:拓宽渠道、搭建平台,通过网络为当事人、为社会公众提供快速、优质服务。

去年12月18日,黄浦区法院电子阅卷室如期开通。记者了解到,该院是继去年5月首批开通7家法院、10月第二批开通5家法院后的第三批的10家法院之一,至此,上海所有法院已全部开通“社会公众查阅电子诉讼档案”网络服务平台。

在电子阅卷室,案件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可无需预约直接查阅2000年以来的民事、商事案件电子诉讼档案材料。在现场工作人员引导下,记者将IC卡在读卡器上读一下,再点击鼠标一次,即可看到所查案件,整个过程完全不使用键盘操作。对于不会使用鼠标的用户,系统还提供了触摸屏功能,显得十分人性化。工作人员介绍说,用了电子档案,平均查档时间已从原来的20分钟缩短到2分钟。

据了解,到去年年底,各电子阅卷室已累计提供查档服务6152卷次。现在,上海高院在远郊的崇明县法院试点开通全市范围的跨区域电子诉讼档案查阅,此项功能预计在今年3月覆盖至全市法院。到那时,当事人只需就近选择任一法院,便可查阅上海全市范围的相关电子诉讼档案。

除了电子档案查询,上海法院还开通了网上立案审查、网上信访及回复、网上执行督办、当事人留言等一系列服务功能。此外,上海法院网还提供《走进法院》、模拟法庭等诉讼指导影视资料,提供诉讼文书格式下载、诉讼问答等等全面、便捷的服务。

一年前,闵行区法院开始尝试民事案件审判进度网上查询。根据该举措,原告收到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和被告接到的应诉通知书上写明查询网址和密码。当事人据此可查询自己案子中包括的当事人、代理人、审判人员,开庭时间、地点和举证期限信息,还可查询管辖异议、诉讼保全、先予执行、评估鉴定等信息。

而在去年8月,上海一中院正式启用的“在线诉讼服务平台”,推出了案件查询、联系法官、在线交换证据、网上信访、判后答疑、缴费查询、诉讼指南等内容的一站式服务。每逢双周周四下午,该院的5位正、副院长还会轮流出现在“院长在线”服务平台上,与网民进行两小时的沟通交流。

王先生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他告诉记者,自己几乎每天都要到上海法院网浏览,查询自己关心的案件的开庭情况,对法院的工作也因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数据立交桥

喻意解读:强化应用,搭建了一座服务于审判质效、服务于科学管理的多功能信息“立交桥”。

信息化主要立足于为审判工作服务。在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效率的提高显得十分迫切。为此,针对电信、民间借贷、物业管理费、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信用卡、刑事简易、减刑假释等8类量大面广的案件,上海法院自主开发了一系列快速审理软件,使其成为审判工作的得力助手。

浦东新区法院民四庭书记员小沈特意向记者做了现场演示。当她点击电信快速审案软件系统后,中国联通公司的地址等信息就立刻自动显示了出来。“电信欠费案件原告都是电信公司,软件能够自动填写,就不用重复输入了。”小沈解释道。接着,系统又陆续给出“选择题”或“填空题”:欠费多少,滞纳金应付多少等等。在案件审理完毕后,法官可以选择当庭宣判或者择日宣判。如果当庭宣判,可以点击生成裁判文书。“电信纠纷的种类比较集中,软件系统总结出了有关积分、套餐等8种不同的文书类别。”小沈说。噼里啪啦的击键声中,一份判决书2分钟就生成了。如此算来,一个简单的电信欠费案件最快10分钟就能审完。

在另一套“案件当事人信息查询”系统中,只要输入姓名等基本条件,即可查询到同一当事人在上海各法院打官司的全部情况,这对于法官快速全面查明相关事实十分有利。

在队伍管理方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记者了解到,上海高院于2008年开发完成了“上海法院法官业绩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建立起一张覆盖全市所有法院、近6000名在编人员的人事信息、办案业绩、调研成果等相关内容的“业绩之网”,从而为法官考评晋升工作提供了“人事与审判相结合”的管理决策参考平台。

去年9月29日,随着院长应勇启动按钮,上海法院审判信息管理中心正式启用。这标志着上海法院审判信息化建设在整体管理、集中控制方面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据介绍,审判信息管理中心实现了上海法院现有全部网络平台的一体化接入,可在线演示全市法院庭审的直播及点播、审判信息应用系统和警车实时定位系统,并将安保监控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和多媒体播放集成到该中心。记者注意到,该显示系统由24块50英寸投影屏拼接而成,可接受多路网络视频信号、24路音视频信号、24路计算机显示信号,图像达到高清效果。中心还能按需求任意分割屏幕,显示上海法院审判流程、执行管理、信访管理等业务系统的办理情况,全市法院案件的收结存数据、法院管理和办案效率的审判质量评估主要指标情况和重要部位安防监控系统等等,可谓是“鼠标轻点、一览无遗”。

安全信号灯

喻意解读:信息化运行不能缺少严格的规范和严密的管理,正如道路上的红绿灯,它们是交通安全、高效的有效保证。

十多年里,从初步建立计算机广域网,到自主开发大量的审判应用软件;从各法院单独探索,到全市法院通盘战略规划和整体布局;从最初的数据手工输入,到对已有数据充分整合利用,上海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基本达到了硬件设备完善、网络覆盖法庭、数据即时生成、资源共享互通,形成了规模化、系统化的运行管理模式。

然而,“安全始终是信息化工作发挥作用、实现功能、获得发展的前提和关键”,沈志先强调说。

近年来,上海法院先后制定了20多个有关信息化建设、运行、安全、保密的管理制度,并在全市法院开展网络技术安全专项检查,使之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同时,不断提高防范技术手段,通过在涉密网与非涉密网、内网与外网之间严格的物理隔离措施,有效提升安全等级,确保信息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数据的准确录入和及时录入是信息化工作发挥作用的关键。为此,上海法院将信息化应用列为目标管理内容,严格考核数据输入的及时性、完整性,对错输、漏输案件信息的单位、人员予以通报。

上海法院还建立完善了服务外包机制,采用公开招标等方式选择技术力量强、应用技术成熟、服务优良、信誉好的专业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承担法院应用软件和设备的维护工作。同时对其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以确保全市法院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