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日报 | 风里的回响,是孩子们的呼唤

发布时间:2025-08-06 点击数量:280
3df6c582538a4ba43c3b951e24886085.jpg

图片

7月8日,晨光漫进了巴东县茶店子镇店子坪社区的窗棂,“童伴之家”的童伴妈妈龚厚玲带着孩子们来法庭,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我站在走廊,听见细碎的脚步声,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两天前听说我要调走时,孩子们眼里的懵懂和不舍,在心里悄悄酿了个心愿。

他们扑过来的瞬间,我忽然想起第一次去“童伴之家”时的模样。那时,巴东县人民法院刚在茶店子镇店子坪社区挂牌“法官妈妈工作室”,我捏着印有法治儿歌的小册子,生怕自己讲不好。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神,像星星一样清纯闪亮,我渐渐放开了,教他们念“法是伞,护大家”,听他们讲“爸爸打工的城市有很高的楼”,帮他们擦去想妈妈时落下的眼泪。那些午后的阳光总是暖暖的,把“法官”和“妈妈”这两个词,缝得密不透风。

离别的时候,孩子们从书包里捧出礼物。自制的信封上,歪歪扭扭的“致法官妈妈”五个字,比任何法律文书都让我心头一紧。小本子里夹着的“我爱你”,笔画像刚抽条的小树苗,稳稳扎根在我心里。指尖触到他们掌心的温度,一股暖流涌上心来。原来,牵挂真的会变成实体,沉甸甸的。

“田妈妈,再见!”孩子们的声音带着哭腔,小小的身影一步三回头。我站在原地,看着他们融进远处的山影里,直到再也看不见,才发现眼泪早已淌过脸颊。抬手去抹,却越抹越多,像那些在“童伴之家”被他们的笑声打湿的午后。

风带着草木的清香味漫过肩头,“田妈妈”的呼唤声还在耳边回响,像山涧的溪水,一程程漫过心湖。我抚过胸前的法徽,阳光落上去,烫得像握着一捧永不熄灭的火。

孩子们大概不知道,从2024年5月“法官妈妈工作室”挂牌那天起,他们的笑声就成了我工作里最亮的光。那些欢呼、拥抱、递来的纸巾,早把“妈妈”这个称呼酿成了心底最甜的蜜。

风还在吹,把我的回应送向山谷。站在法庭门口的台阶上,我望着远山与天际相接的地方,忽然明白:所谓法官,不只是在法庭上守护公正,更是把温柔种进孩子们心里,让法治的种子,在他们回头望的每一眼里,慢慢发芽。

这山乡的风会记得,有群孩子曾追着“田妈妈”的影子,把最纯的牵挂,织成了我往后岁月里最安稳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