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政发言 | 让生态“颜值”和经济“价值”双向奔赴
12月23日下午,政协巴东县第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县委书记黄波,县委副书记、县长洪家进等县领导到会听取委员大会发言。
会上,来自县人民法院的县政协委员谭元贵以《做实结合文章 探索共赢路径 让生态“颜值”和经济“价值”双向奔赴》为题进行大会发言,并提出建议。
巴东作为长江入鄂第一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之畔,县内长江总里程39公里,流域面积9.9万平方公里。 长江的保护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始终牵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先后四次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六次视察湖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提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今年11月4日至6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湖北考察,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着力建设安全韧性现代水网,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为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引航定向、擘画蓝图。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长江湖北段上游的巴东,不仅要地理位置上游,也要思想认识“上游”、方法举措“上游”,更要工作成效“上游”,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绿色发展是时代命题 我们要立足最高站位,认识战略意义 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总书记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初心使命,既利生态,又利民生,更利长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巴东依江而生、因江而兴、缘江而美,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这个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积极推动长江大保护,就是在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筑牢生态基底。这不仅仅是发展理念的转变,更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福祉的战略抉择。从全球生态保护格局来看,巴东的生态保护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来说,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战略需要巴东积极响应;从县域自身发展考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等绿色产业的基石。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长江大保护放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局中思考、谋划和推动,坚决扛起长江生态保护政治责任,以最严尺度、最高标准推动《长江保护法》深入实施,为奋力绘就新时代大美长江荆楚画卷作出“巴东贡献”。 诗画巴东是独特资源 我们要秉持最严标准,坚守生态红线 长江三峡巫峡长,高峡平湖好风光。巴东,是一幅天然的诗画长卷。这里有雄伟壮丽的山川,清澈碧绿的江水,还有丰富的多样性生物。大自然赋予巴东的独特资源,是我们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统筹发展和保护,积极争取三峡后续专项资金,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绿满荆楚行动”、石漠化综合治理、长江两岸绿化等重点工程,全力打造三峡库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亲水广场、儿童公园等热门打卡地,串联成沿江两岸亮丽的生态风景长廊,为沿江岸线描绘一抹吸睛绿色,实现了城镇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和长江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态势,再现了“水清岸绿、江豚逐浪”的美好景象。一幅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环境更优的大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峡江画城”美不胜收、入眼成诗。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严守生态红线,让峡江山河永远呈现自然之美、永远保持独特魅力,为全力守护一江碧水东流标出精彩的“巴东注脚”。 同频共振是必然选择 我们要运用最实措施,作出路径探索 大江奔流天地阔,击鼓催征再扬帆。当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一方面是强化协同合作,探索共赢路径。近年来,巴东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作出一些尝试,先后与长江沿岸地区18家法院签署《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跨域协作框架协议》。今年3月1日,宜昌中院、重庆五中院、恩施中院在巴东召开长江三峡生态长廊司法协作座谈会,发布典型案例,共同签署《司法保护协作备忘录》,县委黄波书记亲临会场并致辞。我们要进一步树牢全域理念,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加强与周边沿江县市的深度合作,形成“县际共商、生态共治、全域共建、发展共享”的生态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 另一方面是推动绿色转型,加快县域发展。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解决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突出生态优先,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推动巴东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做示范。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精准治气、综合治土、源头治废,保卫蓝天净土。大力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严格实行河湖长制,继续开展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工作,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守护碧水清流。推深做实林长制,加快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国土绿化质量,激活绿色动能。持续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充分挖掘巴东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资源,讲好长江故事,打造长江文化巴东IP。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我们要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胜势,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含绿量”,做实结合文章,着力书写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先行县建设的“巴东答卷”。 双向奔赴是美好愿景 我们要拿出最大魄力,彰显责任担当 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进行了系统部署。长江承载着太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护长江碧水、筑县域金堤,是全体巴东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牢牢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严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政府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支撑、完善保障机制,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引导和监管,以一域之稳为全局之安作出贡献。各类企业、社会组织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生态含“绿”量和产业含“新”量。广大市民要有胸怀“国之大者”的使命担当,树牢环保意识和发展意识,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合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土净”的美好家园。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努力实现生态“颜值”和经济“价值”双向奔赴的“巴东愿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