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一则
今天要到官渡口镇最偏远的地方——庄屋顶村去处理一起赡养案件,心情特别激动。老王虽然已经退休了,但听说我们要去庄屋顶村办案,表示愿意给我们当向导,更令我感动。老王很早以前就在庄屋顶村住过队,对当地人员和地形都十分熟悉,有他当向导使我们更增强了办案的信心。
吃过早餐,我和刘庭长、老王以及司法所的涂所长乘座刘师傅的“面的”车就上路了。由于路面太差,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颠簸,才终于到达海拔1800多米的庄屋顶村。和我们居住的地方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另一番天地。这儿没有城市的喧哗,没有低山的燥热,但老百姓的热情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另一种风景。我们一下车,当地老百姓就知道了我们的来意。于是,有人主动喊我们到家中喝茶,有人则主动要给我们带路。
我们要找的当事人原告叫赵世怀,被告叫赵德香。正当我们在打听赵世怀住在何处时,住在赵世怀家不远处的一位女邻居突然说:“赵世怀已出门去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不过还好,这位女邻居接着说:“赵世怀才出门不久,可能还没走到前面山垭口。”然后,这位女邻居叫来她丈夫,并吩咐她丈夫赶快去前面山垭口把赵世怀找回来。看到这里的老百姓这样淳朴,我们的心情又由阴转晴。
很快,赵世怀就被那位好心的乡亲给找了回来。我们迅速把双方当事人召集到一起,并立即为双方主持调解。开始,双方当事人还各执已见,互不相让。见到这阵势,我们满以为今天的调解工作又 要泡汤。我们几位法官和司法所的涂所长又继续给双方做工作,老王也从老熟人的角度给双方讲明利害关系。最后,形势急转直下,竟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老人赵世怀要求女儿赵德香每年给付大米150公斤、猪肉30公斤,女儿赵德香却主动要求每年给付200公斤大米、猪肉40公斤。我亲手处理了这么多年的赡养案件,做子女的主动要求给父母多给付赡养物资,这真还是头一回!
也许是女儿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我们刚为双方办好调解手续,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人间自有真情在,老天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