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转账”变成“被告,还钱!” 警惕恋爱滤镜下的“温柔陷阱”
近日,巴东县人民法院野三关人民法庭成功化解了一起因网恋引发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该案从立案审查到调解履行结案,全程不到一星期,远在千里之外的当事人足不出户即彻底解决纠纷,巴东法院的高效诉服受到了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点赞好评。
2022年盛夏,云南姑娘阿兰与巴东小伙小荣因网游结缘,两人的恋爱关系逐渐升温。当小荣以承包工程、经营生意为由频繁借钱时,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阿兰为了支持男友事业,先后四次通过银行转账给小荣借款共计5万元(实际转账金额远超5万,超出部分自愿放弃)。然而,承诺的还款日期屡屡成空,小荣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还款。随着交往深入,阿兰发现小荣不讲信义,谎话连篇,无法给足安全感,所以提出分手,但是小荣不念恩义,反而出言威胁,甚至玩起了失联。无奈之下,阿兰委托律师提起诉讼,其代理人遂通过湖北移动微法院申请立案。 诉讼中,小荣接到法院传票后依然态度强硬,表示自己远在北京,无法回来参加诉讼,而且目前生意亏损,无力偿还。经野三关法庭多次调解,双方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阿兰代理律师遂提出诉讼保全申请,野三关法庭也在第一时间将小荣的银行卡、支付宝、财付通等查控并将其银行卡等账户予以冻结,且已将小荣微信账户财付通中50000元全部冻结。此时,小荣发现资金已被控制,寸步难行,只好主动联系野三关法庭请求调解并表示愿意当即全部履行。至此,双方经野三关法庭主持并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调解签字,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法官提醒 网恋有风险,交友需谨慎!网络虽然便捷,缩短了人与人相识的距离,但是难以缩短人心之间的距离。当下社交平台普及,网恋成为常见的情感联络方式,很多人通过网络找到真爱。然而,生活并不是时时处处都如童话般美好,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虚拟空间的掩护,进行伪装:通过虚构事实或者身份信息获取信任,然后假借谈感情之名进行嘘寒问暖、关爱有加,取得对方好感后就以各种理由借款或者骗取钱财。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花言巧语,在未确定对方真实意图或真实身份前,切忌与对方产生金钱上的往来。网络交友需谨慎,希望各位网友擦亮眼睛,杜绝“恋爱脑”,不当“冤大头”,远离恋爱“陷阱”!同时,也告诫心怀不轨者:诚实是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业之基,切勿拿诚信开玩笑,自毁前程,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