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法官的牵挂
覃友平
一月前,老法官张先树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他依然惦记着和他一起战斗的同事们。
他最后一天交班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将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理好办公桌上的书籍,装订好最后一册案卷……将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了庭长。
12月6日,张先树同志来到行政庭办公室,看一看年轻的同事们。我们感受得到:他很热爱审判工作,也很珍惜同事之情!
提起他原来的审判工作经历,他说很简单。
他15岁光荣入伍,19岁转业到地方工作,参加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83年调入巴东县人民法院工作,从信陵镇人民法庭到行政审判庭、审判监督庭、刑事审判庭,后来又回到行政审判庭,直到现在退休,工作40余年。
他也感慨,巴东县人民法院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可喜成果,是从老前辈们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从凉水寺到西瀼坡;从低矮狭窄拥挤的办公室到庄严宽敞明亮的办公楼;从一人庭到多人庭;从独审独记到审执分离;从当事人动动嘴法官跑断腿到当事人举证法官中立;从注重实体正义到追求实体、程序并重;从取掉大盖帽到佩戴小法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寄望后继者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扶正压邪的正义之气,把巴东县人民法院建设得更好。
听他说,他审执的案件有二千余件,具体多少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他对审理的第一起行政案件还是记忆犹新:那是90年行政诉讼法刚实施,巴东县某中学对巴东县物价局的乱收费认定不服,诉至法院要求撤销。这是全县第一起行政诉讼案件,不仅吸引了众多媒体的注意,也受到同行及社会各界的关注。案件受理后,他与其他办案人员到实地走访调查,多方听取意见,围绕相关行政法规和当事人仔细沟通协调,辩法析理。最终,案件公开审理后某中学败诉,却心服口服,服判息诉。无巧不成书,今年经过他审理的最后一起林地行政确认案件,也是服判息诉,这给他的审判工作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以说,他在行政审判实践中见证了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制定、1990年实施到民主法制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见证了“官贵民贱”观念的转变和当今依法行政的来历,见证了“民告官”法律制度20多年长足发展的历程。
“您一辈子清贫不后悔吗?”我们的一个同事想掏出他的心里话。
“寡人寡欲,知足长乐,手脚干净,终生无愧,哈哈!”他笑得很开心。正所谓“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他内心坚持了不为权势所屈,不为金钱所动,不为私情所惑。
十多年前审理某局长贪腐案时,当事人家属以老熟人的名义到他家串门,临走时悄悄留下一万元现金。他发现后,便委托当事人的亲戚将这一万元退还给当事人家属,并带话说:“送钱,是对我的不尊重……希望你也不要给其他办案人员送钱,要相信法律的公正。”当时,他的工资仅几百元,而且隔三差五还要给家在偏远农村的老母亲捎去生活费。
“再见哒,一个无事人不影响你们的工作了!”他和我们依依握手道别。
目送他离去的背影,我们感慨万千:他青春不在,但他心怀大局用无私与奉献挥洒了青春汗水,他情系百姓用耐心与细心诠释了司法为民,他倾情协调用智慧与真诚化解了众多争议,他廉洁自律,用坚韧与执着永葆了法官本色!这正是老法官对后继者的牵与挂!
他退休了,如同一片火红的枫叶,为人们吐出最后一丝氧气,干干净净,悄无声息,飘然自落……
他却拥有淡泊名利的心境,拥有额头上开心的皱纹,拥有无悔的过去,拥有美好的回忆,拥有退休后的舒适与清闲,拥有同志们对他一如既往的尊重和爱戴!
我们真诚地祝愿:退休的老法官们晚年福寿绵绵,松柏齐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