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权纠纷案和解的背后
——茶店子法庭用司法实践润养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25-08-22 点击数量:314

近日,茶店子法庭受理了一起因同事间言语冲突引发的名誉权纠纷。从起诉到撤诉的全过程,不仅彰显了法律的底线与温度,更让“和谐”“友善”“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司法实践中完美显现。 

事情源于2025年7月,某学校教师黄某某与谭某某在微信交流中产生矛盾。谭某某一时冲动,便给黄某某发送带有侮辱诽谤性的私信,还将该内容扩散至微信朋友圈,这一行为给黄某某的名誉和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也让两人的职场关系陷入僵局。愤怒之下,黄某某选择起诉,要求谭某某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

法庭受理案件后,并未简单推进庭审,而是结合双方互为同事、日常共事且肩负教书育人职责的特殊性,引导她们回望往日情谊,理性看待矛盾,共同维护职场与社交圈的和谐。

在法庭的积极推动下,双方打开心结,选择庭前和解。她们以理性沟通代替情绪对抗,用友好协商化解积怨。最终,谭某某主动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黄某某念及旧情撤回起诉,两人握手言和。

 这起看似普通的民事案件,实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实践的生动体现。法庭既坚守法律底线,彰显“公正”“法治”精神,又为和解创造空间,让法律充满温度;当事人则以“友善”化解矛盾,追求“和谐”关系,为职场和社会交往树立了榜样。基层法庭对每一起纠纷的妥善处理,都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诠释,也为社会文明进步与和谐稳定注入了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