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夜中挈法治之灯前行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数量:1233

心有桃源,千点嫣然

以心为笔,以梦为砚

蘸一滴公平正义

以身为舟,以心为帆

回归本源的澄澈

书一纸法治思想笃行致远的诗篇








徐行陌上,九月的风,带着湿湿的问候与浅浅的微笑,轻轻地吹过山林,在这个秋雨初歇,寒风乍起的清晨,多想捻一抹清香,步入岁月的晨昏,把眼眸里蜿蜒逶迤的山,心里纵横交错的河,以及乘风流浪的寒,渐次染上秋的气息,让山折叠了挺拔高峻,让河化作道道梦痕,让薄寒身着桂花霓裳,缓步在水一岸,潋滟成温暖,然后,再遣秋风,畅言着“不将法律作春秋”。一如高举芳樽,饮过冷雨,品过薄烟,酿过美艳,在清冷的夜里将法理、法治思想细细体味。

若人生因法律做得孤芳自赏也不失为一种美丽,唯有学深、悟透、做实法治思想,才能奋力开辟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境界。在丹桂飘香中,却见得川流不息里,大街小巷里,灯火阑珊里,法律这条无形的红线将所有串联起来。眼前,是工整详尽的笔录;脑中,是对新环境的憧憬与惴惴不安;身后,是智慧的天平。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让法治思想进文书、进头脑,以良法善治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长期稳定。在丰富法治思想要义的同时给予群众以爱,给予世界以欣赏,给予法治以敬畏。

时代的灰尘落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精神孤独的游离,就像是大海上落单的船只,不能看到更广阔的远方。那些被迷思浸润的前路,总是泥泞满身。“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实化”法理,用新的历史高度来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以法理思想为指引,拓宽法理新思路,厚植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讲好法治故事,才能提升法治体系与理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黑夜中提灯而行,让法理植根于现实沃土,不断衍生出扎实的实践根基和磅礴的实践伟力。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用健全的法治擘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宏伟蓝图,发出法治建设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伟大号召。筑牢法治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才能真正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