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故里情最真

发布时间:2016-06-06 点击数量:1049

为深入推进“两学一做”活动,根据州、县党委和巴东法院党总支的安排,党员要回到故乡所在村开展走访,参加“不忘初心.永跟党走”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我出生在巴东县金果坪乡金果坪村,距我工作的巴东县城180公里。金果坪位于巴东最南端,地处八百里清江画廊中景观最美的轴心地带,与五峰、鹤峰、建始三县接壤,自古有“一脚踏四县”之称和“西部门户”的美誉。

5278时许,在巴东工作的党员相约同车返乡。雨大雾浓,能见度低,到达野三关已近中午,与也要返乡的“权章舅舅”会合,他给我们安排了可口的午饭,席间还认识了从州里返乡的青年俊才李世鹤,吃着“楼锅”煮的土家菜,讲话都是“后乡口音”,乡音乡情初体验,感觉快到家了!

经过七个小时的风雨兼程,干净整洁、民风淳朴的金果坪集镇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以往回来都是直接到爸妈家,怕打扰别人。这次以一个党员的身份回来,得先到村支部报到。村书记高清年、副主任冯安源正在布置会场,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介绍我们认识了合并过来的原小溪湾村书记胡圣元,小伙子话不多,但看得出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实在人。现满头华发的高书记从部队退伍后就在原大队工作,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是我童年记忆中共产党员的化身。我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后,高书记还代表大队组织赠送我被单一床,以资鼓励,至今回想温馨尚存,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组织的温暖吧!冯主任是我的小学学长,当村干部多年,做事认真务实,虽身体欠佳,但听爸妈说修到我们组的公路时,高书记、冯主任带领一群留守老人、妇女义务投工,身先士卒。为改变家乡面貌,村支一班人和父老乡亲吃了多少苦啊!

因雨一直下个不停,道路泥泞,取消了原计划的集中农务活动摘茶。我回到家里,决心补上这一课,要求帮爸妈干农活,并给爸妈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妈说:“我懂,电视上天天讲这个,就是要你们不忘本、不变质,接受人民的再教育。你先把自己要带的洋芋挖回来。”我接过妈递来的挖锄、撮箕,和妈来到田里,雨也小了许多,因是沙田,勉强能挖,边劳动边唠家长里短,一人一行挖到顶,筐子的洋芋也满了。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从拿得起挖锄就开始干农活,所以我对农活并不陌生,重拾农具,轻车熟路,但一双手还是不给力,久未握过锄把,三两下就起了血泡。真正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528日过早后,金果坪村返乡党员二十余人,加上村支党员十余人,齐聚村委会。大多数老同志都是熟人,互致问候。几张年轻而陌生的面孔主动过来打招呼,自我介绍,相互认识,并建立了微信群,每位党员签到后主动交纳特殊党费200元 ,接着开始走访活动。

走访了老党员、老典型刘宜珍,她今年81岁,耳聪目明,家庭富足,房子还进行了农村少有地装潢。聆听了她的平凡而光辉的事迹,她给我们展示了珍藏超半个世纪的奖状,于1961年被评为“为革命养猪的模范饲养员”。她的这种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优良作风值得我们传承。走访了老支书高官民,七十多岁了还在以养鱼为生,他给我们回忆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奋斗经历。从他身上学到了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可贵品质。走访了因病或因交通事故致贫的廖回香、鄢仕梅,通过与他们交流了解,党的医保、低保等惠民政策已得到落实,吃住温饱都没有问题,主要是缺少经济来源。我们给他们送上了肥料、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为他们脱贫奔小康出谋划策。我们还走访了致富带头人覃新华,坚定他发展茶叶致富的信心,鼓励他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此外,我们还参观了扶贫搬迁安置点、茶叶苗圃基地和人畜饮水工程。恰逢六一即将来临,我们有幸欣赏了金星幼儿园师生的精彩彩排。

下午,我们再聚村委会,重温入党誓词,谈走访感想,回顾自己入党的心路历程。每个同志的发言都是情真意切,我感想有三:一是不忘本,知感恩。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穷学生,祖辈都是农民,是父老乡亲养育了我,是党培养了我。家乡这几年变化很大,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扪心自问,我感恩不够,回报很少。以后要常回家看看,孝敬父母,团结乡邻,为家乡的整体脱贫致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二是不浮躁,做实事。从去年51日起,法院司法改革实行立案登记制,有案必立,案件倍增,工作压力大,加之职级待遇不如人意,有时难免心浮气躁,作风简单粗暴。通过本次回乡走访,心灵得到了净化,情绪得到了舒缓,以后善待当事人,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三是不抹黑,守规矩。我要以一个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干净自强,清廉为官,踏实做人。守住底线,不踩红线,更不能违法犯罪,给家乡人民抹黑,让家人蒙羞。(作者:巴东县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邱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