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式法庭”创建 | 巧解“手足纷争”续亲情
巧解"手足纷争" 续亲情 “法官,按照之前的和解方案,我已经把水池、水罐都拆除了,水管也已经向下埋了50厘米……” “法官,我弟弟已经把东西都拆除了,路已经通了,我们又和之前一样来往了……” 听着回访电话里两兄弟的开心“诉说”,这起发生于亲兄弟间的排除妨害纠纷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纠纷起,嫌隙生 卢某甲、卢某乙系亲兄弟,两家的房屋紧紧相邻,卢某甲认为卢某乙所铺设的水管、修建的水池、安装的水罐均在其宅基地范围内,侵犯了其物权,便一纸诉状将弟弟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卢某乙将相关物品予以拆除。 卢某乙承认其在哥哥的宅基地上铺设了水管,但认为所修建的水池和安装的水罐不在哥哥的宅基地范围内,属其本人的自留地。 为此,两兄弟一直争论不休…… 释法理,动情理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谭清波结合原告卢某甲提交的证据材料认真梳理案件情况,并积极联系双方当事人听取意见,开展庭前调解。但因双方此前就该事争吵多次,关系已经降至冰点,故庭前调解效果并不理想。庭审中卢某乙情绪较为激动,多次出现过激言行。 谭清波考虑到涉相邻关系纠纷案件若以判决方式结案,难以达到服判息诉的效果,决定再次组织庭后调解。在“背对背”调解过程中,卢某甲透露主要是弟弟的态度问题惹恼了他,只要弟弟承认安装水池、水罐确实占了他的地,双方可以好好说,他可以适当让步。谭清波抓住这个突破口,一方面安抚当事人情绪,缓和双方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向卢某乙释法析理,让其尊重事实,换位思考,互谅互让。 解心结,释前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亲情是多少金钱都买不来的,你们应当换位思考,互谅互让,这样才能和和睦睦……”谭清波不厌其烦地给双方做思想工作。 最终,被告卢某乙承认其的确侵犯了卢某甲的物权,双方在法官主持下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被告将其在原告宅基地上修建的水池一口、安装的水罐一个拆除,并将铺设在该宅基地上的水管向地下埋放50厘米。 随后,双方均履行了各自义务,亲兄弟之间的这堵“心墙”终于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