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法院办公室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发布时间:2010-06-18 点击数量:543

新闻有学 新闻无学

---在全州法院办公室工作会上的经验交流发言

巴东县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 谭元贵

201069日)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六月的利川清新、淡雅,能有机会在这里向领导和同志们汇报工作,我感到无比荣幸。

我直接从事司法宣传工作已三年有余,期间有“百投不中,石沉大海”的郁闷,有“一夜辛苦为一题”的艰辛,更有“法徽亮处皆是文”的喜悦,真可谓“累并快乐着!”下面我就班门弄斧,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体会,更多地是想利用这次机会,学习借鉴兄弟法院办公室的好经验、好做法。

一、用信心,解决“不敢写”的问题

就我个人而言,也曾经有过“不敢写”的困惑。但回过头来反思,在一次次撰写宣传稿件的历练中,虽无扛鼎之作,但收获了自信。我认为:

(一)兴趣和努力比天赋更加重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做司法宣传工作照样如此,只有对这项工作充满激情,才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其中,兴趣浓了,激情就会汹涌澎湃,就会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要我做我要做,提高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把它当成一项事业去追求,而不是当一份差事来应付。

(二)信心决定工作态度和成效。宣传报道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唯有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的不断积累,才能从不敢写的禁锢中跳出来。在我的经历中,是这几个主要因素让我鼓足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并始终以苦为乐,满腔热情。一是党组的厚爱,厚爱即是信任,只有对自己充满信心才能不辜负信任。二是相关庭室的鼎力支持使我对宣传工作投注了更多的热情,从不了解到了解,由“点”到“面”地扩大了新闻素材获取面。三是在不断的写稿、投稿过程中体会到为法院鼓与呼,为法官歌而颂也是一项光荣的事业。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团队。”近年来,巴东法院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是院党组高度重视、全院干警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个人只是尽了一点绵薄之力而已。我认为,我们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将宣传工作与审判工作同部署、同检查;二是建章立制,激发了全院干警的工作热情;三是严格考核,确保宣传工作整体推进;四是强化培训,提升了兼职通讯员的写作水平;五是落实经费,开展宣传工作所需设备得到保障;六是强化协调,与庭室之间、与媒体之间的联动配合到位。

二、用热心,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我的体会是:

(一)坚持舆论导向。欲使宣传工作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必须自觉遵守司法宣传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始终绷紧“政治敏锐性”这根弦,对宣传稿件正确定位,特别是对社会影响大、关注度高的特殊稿件坚持实行报批制。

(二)把握媒体动向。我坚持每天浏览法院网站,看报纸,查看新闻内容,掌握写作的最新动态,做到有的放矢。《人民法院报》改版后,我仔细研究了 “法院新闻”栏目,并有针对性地下功夫,先后发表了《保驾护航立新功——巴东法院服务国家重点工程侧记》、《当事人晕倒之后》等长篇通讯,既宣传了先进事迹,又提高了上稿率。同时,坚持做有心人,遇特殊纪念节日,都提前采写稿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008年,我采写的《女法官与七旬老妪一起过“三八”》在《中国妇女报》刊发后,引起了县妇联的高度重视,当年,我院沿渡河法庭被表彰为“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单位”。今年“六一”前夕,我又以官渡口法庭执行一起扶养费案件为切入点,撰写了《巴东法官“六一”节前送去特殊礼物》,并在《恩施晚报》发表。

(三)突出报道内容。我在做宣传时,始终紧扣法院工作主题,围绕领导思考的要点、法院工作的重点、决策落实的难点、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值得宣传的亮点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捕捉宣传素材。在宣传内容上,尽可能地选择一些百姓热切关注以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社会影响的案件,以案释法,进而增强宣传效果。例如,我以巴东城区发生的未成年人团伙抢劫案为题材撰写的《阻遏误入歧途的脚步---一起青少年团伙抢劫案引发的思考》在《恩施晚报》“特稿纵深”栏目刊发,社会反响较好。

(四)挖掘新闻素材。我觉得,法院常见的新闻素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围绕法院管理、队伍建设、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进行报道;二是围绕巡回审判、司法为民、调解工作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开展“司法关注民生”专题报道;三是围绕法院创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及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宣传报道精神文明建设的事迹和经验;四是围绕党建、政治工作,宣传报道法院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队伍建设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五是围绕法院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工作,开展“和谐司法”方面的新闻创作;六是围绕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活动及人民陪审员工作情况,进行法院主动接受监督方面的报道。

(五)寻求最佳角度。司法新闻除了具有时效性、真实性、新颖性等新闻共性特征外,还兼有法制性和社会性等个性特征。我个人认为,做法院宣传工作,要本着“就法院说社会,就社会说法院”的思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思考选题价值,选取写作角度,寻求最佳报道方式。写稿时,不仅要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而且还要告诉读者为什么发生和发生此事跟读者有什么关系。例如,2007101日,我在《人民法院报》发表《一特大贩运猕猴案在巴东宣判》时,就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为题附加了近500字的“法官寄语”,被全文刊发。对于社会高度关注的案件,要适时发出声音,并注意跟踪报道,满足公众的求知欲,引导舆论导向。在表达方式上,应多采取短新闻、特写、小故事等方式,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同时,坚持研究报纸,尽可能让稿件符合平面媒体的版面风格。

三、用恒心,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我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绝大多数宣传稿件是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完成的,这个艰苦而耗时的过程让我感受到: “怎么写不仅仅是个写作技巧的问题,还要用恒心来做保障。

(一)选好题。“标题是新闻的眼睛”。编辑是第一读者,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标题,文眼是否“明亮、传神、传情”,往往决定稿件能否被采用。例如我以《薄情女新婚三天出走痴心汉苦等两年离婚》为题编写的稿件,内容很普通,就是一方下落不明,法院缺席审理的离婚案件,但被省、州多家媒体采用。我感觉就是标题的力量。我始终坚持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如我发表的《智障少女怀孕 法院判“爷爷”坐牢》、《“无烟锅”用起来有烟 三居民起诉“胡师傅”》、《结婚麻烦领事馆 离婚惊动司法部——跨国夫妻相见时难别亦难》,《“三最”老法官夏上海的乡土情结》等稿件的标题,被版面编辑原封不动地采用。

(二)定好位。把握新闻主题,准确地为稿件定位,从“为什么以及如何成为新闻”的角度进行介绍,找出法院工作或典型案件的“新闻点”,制造话题,引发思考,使原本不具备新闻价值的事件富于新闻性。例如我在《恩施晚报》发表的《从一条手机短信说开去》,讲述的是十年前的执行故事,其“新闻点”就是以被执行人给我发一条短信为由头而制造的话题。同时,坚持一篇新闻稿件报道一件完整的事情,不把几个报道放在同一篇新闻稿件报道。

)负好责。司法新闻所反映的客体必须是真实事实,尤其是关于案件的报道容不得半点杜撰,不得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捏造、歪曲真实。在新闻写作时,遇有不清楚的细节,必须亲自查阅案卷,或是向承办人了解情况,避免因报道失实而给自己带来麻烦。

(四)把好关。以第三人称来写新闻稿件,尽量不出现诸如我院”、“我庭”、“该院”、“该庭”等称谓。对有身体伤疾的人不使用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 智力障碍者等词语;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新做法、新举措时尽量不使用最佳最好首次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同时,要特别注意不使用法律类的禁用词,例如,在新闻稿件中不要使用原告将某某推上被告席这样带有主观色彩的句子;在案件报道中指称小偷强奸犯时,不要使用其社会身份作前缀等等。

四、讲技巧,解决“怎么发”的问题

人们常说:“门当户对找婆家”,写文投稿也是如此。只有及时了解掌握报社的编辑方针、选稿标准和本单位宣传报道工作要点,才能投其所“需”,提高稿件的上稿率,这就是“怎么发”的问题。

结合自己的荐稿感受,我认为,稿件难以见报发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把机关公文的写作方式当成新闻报道的方式来做,使生产出的新闻产品不能适销对路。二是把机关公文的某些作用等同于媒体舆论的导向作用,使宣传稿件中充满机关工作内容,减弱了读者对媒体的信息多元化需求。三是把报纸当成了表扬好人好事的黑板报,把宣传本单位的成绩作为新闻报道的全部内容,使得媒体“探讨、交流和舆论监督”作用难发挥。四是把简报、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甚至领导讲话等内容稍加包装,不分有无新闻价值和实效性,统统以新闻稿件形式投给报社。五是追求报道内容的大而全,大“一二三”内套“一二三”,八股文的味道浓厚。

我觉得在投稿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细节:一是直接从wordwps文档中粘贴稿件,文章内容做到排版整齐,字体统一,层次分明,除图片外不以附件形式发送稿件。二是不要重复投稿,稿件未被编发,不能更改新闻时间或对内容稍作改动后再度发稿。三是在发邮件时,每次选择一个媒体,尽量不以群发的方式同时向多家媒体投稿。四是一个邮件只发一条稿件,一般情况下不发压缩文件。五是投稿时要注明详细的联系方式,便于编辑核实事实。六是发“E-mail”之前还要检查稿件内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履行最后一关。七是对“栏” 投“ 球”,针对稿件内容选择不同的报纸、版面和栏目。

一位媒体朋友曾给我说,“有一种舞蹈,不在舞台上,而在写稿人的键盘上。”我常常琢磨这句话,并一直坚持边想边学,边学边写。当400余篇,近20万字的司法新闻作品集结成册,并存放于书橱时,我体会到:兴趣是乐此不疲的不竭动力;勤奋是取得实际成效的唯一途径;坚持是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有道是“心中有法笔自勤”,故“新闻有学,新闻无学”。这既是感悟,也是我前进的支点。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