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群众办事我心里就踏实

发布时间:2011-04-18 点击数量:431

能为群众办事我心里就踏实

——“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巴东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谭国元

                      201149   星期六       天气:晴

凌晨五点,叫醒了熟睡中的专班工作人员,揉揉惺忪的眼睛,八个人集合在一块,乘上两辆越野车前往今天下村的目的地鞍场村。越野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着,暖暖的春风拂过,还混杂着田野里新探出头来的小草的清香味儿,着实让人心旷神怡。翻过了不知多少个山头和急弯,近三个小时后,我们于上午8:45到达了目的地。

工作专班首先来到了10组组长胡明喜家里,组长家在这个边远的山村里算得上较为富裕的人家,全家九口人,承包土地11亩,山林近40亩,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烟叶、魔芋等经济作物、喂养生猪变卖,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贴着乳白色外墙瓷砖的一栋三间二层新洋楼显得非常气派。组长的父亲年过六旬,身体健朗,按当地习俗还是组长一家的户主,全家三世同堂,言谈中,老人幸福之感溢于言表,虽然在我眼中这个地方实在有些偏远、落后和贫穷,但在老人的心中,近几年党的惠农政策的落实,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当地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从老人言谈中带着灿烂的笑容的脸上我深深体会到了普通人民群众的最朴实的知足常乐!

走访完10组的17户人家,我们来到了该村最为偏远的九组,九组共7户人家,属于典型的山大人稀的地方,我们来到村民熊绪林家,熊家5口人,其中有跟随其一起生活的7岁孤儿熊丹凤,熊家称得上有些贫穷,家庭年收入在6000元左右,由于熊丹凤出生时无准生证和医疗机构的出生证明,至今未能在公安机关落实户口,给其上学就读带来了许多不便,虽然村里的干部多次努力仍然无果,而熊丹凤的父亲几年前外出务工时意外身亡,看到小丹凤那天真的神态和瘦小的身体,让人禁不住眼眶湿润。临别时,随行的办公室副主任钱财保给了小丹凤100元钱,小丹凤稚嫩的小手接过时有些激动的颤抖,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鞍场村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偏远、交通闭塞,这里的水土急需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改善,特别是农村电网线路使用的还是东倒西歪的木杆,老百姓们用铁丝把木杆拉着,用杂木把木杆撑着,安全隐患突出,急需农网整改。

后记:411日,我和专班工作人员来到水布垭镇政府,向该镇党委书记、镇长饶光明和常务副镇长杨玲汇报了在鞍场村的所见所闻,并就小丹凤户口的落实和该村供电线路的整改交换了意见,饶书记对此非常重视,表示近期将组织相关部门就小丹凤户口的落实和该村供电线路的整改予以落实到位。

第1页  共1页

编辑:谭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