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群众获益良多

发布时间:2011-04-21 点击数量:428

走进群众获益良多

——“三万”活动民情日记

巴东县官渡口法庭书记员 李辉

4月11日至14日,在谭明宏、刘圣远二位专职审委会委员的带领下,我随“三万”活动工作组来到水布垭镇杨家垭村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体民情、察民意活动。

杨家垭村属高山地区,已近初夏,而这里却依旧寒冷,家家户户仍然生着旺旺的柴火。刘圣远庭长与我主要负责五、六组的民情调查情况,因村民居住较为分散,而天公又不作美,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地上一片泥泞。4月12日上午,经过杨家垭村村委会朱主任的协调,我们决定把村民集中到组长家中以开会讨论的形式进行了解调查,在五组组长周明元家中,刘圣远庭长向村民们解释了“三万”活动的政策、采取的方式以及此次活动的目的。我把宣传资料发给村民后,他们打开了话匣子,积极地与工作组拉家常,总体上村民都认为国家的政策一年比一年好,而且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粮食直补等惠民政策都落到了实处。同时,村民也向工作组反映了当前他们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的记载并承诺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争取早日得到解决。

4月12日下午,我们来到杨家垭村六组开展 “三万”活动,六组在杨家垭村处于较为偏远的位置,因公路不通,工作组穿着雨靴,踏着泥泞的山间小道来到了组长刘贤辉家中。望着已等候多时的村民们朴实的笑脸,我们内心被悄然震动。用相同的工作方式询问了村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并认真做好了记载。

之后,我们又到因故未能被集中的村民家中了解情况,刘庭长跟我讲要让每位村民都深刻感受到“三万”活动不是走形式,而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我获益良多。

杨家垭村五、六组村民反映的主要困难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吃水不便,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吃;二是野猪出没频繁,导致种植的农作物收成锐减;三是公路不通,交通不便,平时购置生产生活用品大多靠自己肩挑背扛;四是就医不便,要走很远的路或坐长时间的车到水布垭或杨柳池,而且医生越来越少,村卫生室的药价相比镇卫生院的药价偏高;五是子女教育极为不便,学校老师越来越少,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与其它地方差距过大;六是去烟草站购买复合肥时,烟草站强制性地搭售钾肥,而村民种白肋烟根本不需要钾肥。

我们对村民反映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的解释,对已经基本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对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了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承诺。在听取村民意见的过程中有个小插曲让我印象深刻,村民邹启波生于1985年,河北张家口女子刘枝荣与他共同生活了3年,但是未拿结婚证,2010年6月,刘枝荣生育一子邹星海,双方于2010年10月发生矛盾,刘枝荣回到了河北老家,之后双方一直没有联系,邹启波一人带着小孩,他向工作组咨询能否向法院起诉要求女方给付抚养费,刘圣远庭长从专业的角度给他作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从程序上、起诉的方式上给他提出了可行的建议,邹启波很感激,诚挚邀请我们到他家吃饭、住宿,因还有很多工作未做,刘庭长婉言谢绝了。

走完最后一户村民已是晚上七点,看着手中厚厚的材料我感慨万千,当前,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是很多,如何协调好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让人深思,新农村建设的路还要一步一步坚实地走下去。

第1页 共1页

编辑:谭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