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习感想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犹如这些茁壮的马尾松,充满斗志的我很幸运地进入巴东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开始了我的暑期实习生活。
初来乍到,与其他实习生一样,我无时无刻地充满着新鲜感,乐此不疲地抢着做这做那,渴望在较多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是一份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激动与喜悦。
相信每个初次接触法院工作的实习生都会在第一天看一沓卷宗,我也不例外。在我实习报到的那天,姜涛庭长径直走向档案柜,搬出厚厚的卷宗摆在我面前,让我先看两本卷宗熟悉程序时,看着堆在桌子上的那些卷宗,刚开始还斗志昂扬的我瞬间“熄火”。就这样,在还没有学习刑事诉讼法的情况下,我带着那微不足道而不成体系的书本知识毫无头绪地翻阅这厚厚的刑事卷宗。接着,便尝试着参照已整理好的卷宗边整理边熟悉。虽然没有人一上手就能学会,但我坚信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做好。于是我认真查阅相关书本知识,像拼积木一样装订着一本本卷宗。直到窗外暮色降临,办公室里仅剩我一人……那一天,对我来说是难忘的一天。晚上静静地躺在床上,想着自己一天的工作成果,我不停地对自己发问,不停地自责“或许是我过去太贪玩,自己的短浅知识经不起检验,别人是不是一上手就学会了……”。辗转反侧直到凌晨。幸好随之而来的双休日给了我一定时间去预习相关知识。那两天,就如同在校时的考前复习,不分昼夜。
如今,已是我见习的第三个星期了。在这段日子里,通过整理卷宗、送达文书,我渐渐熟悉了刑事案件的审判流程,并跟着前辈们学习制作庭审笔录和写作刑事判决书等一系列法律文书。
在慢慢熟悉的日子里,天性浮躁的我时不时在整理众多卷宗的时候混淆不同案件的案号、案由、时间,甚至连当事人的身份信息以及当事人在刑事审判中的法律地位都不是很清楚。每当发现这些低级却不容忽视的错误时,我内心充满纠结与懊恼,但是我从未灰心,因为我不是孤军奋战,前辈们不厌其烦地教导让我充满信心,一同实习的同学的鼓励使我更加自信。
可爱的姜涛庭长,身为刑庭庭长,无时不刻地用自己的行动来教导我们。每当我们出现错误时,哪怕是极其低级的错误,都会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细心梳理知识,直到我们弄懂为止。面对众多的刑事案件,他一点也不含糊,宁可加班加点地工作,也决不怠慢任何一个案件当事人,始终把工作的事情当成是自己的事情来对待。最近,院里安排分批次干部培训,姜庭长便是本批成员之一,面对为期数十天的培训,姜庭开始不停地挠头,心系群众的他,想的是手中的案子,生怕因为自己培训的事而耽误了案件的审理。临行前两天是双休日,姜庭一直在办公室加班加点,我看他忙得顾不上吃饭,便跑出去帮他买了煲仔饭,他一边吃饭却还一边顾着手中的材料,谁敢说他不是一个群众的好干部?在平常不是很忙的时候,他就像一个大哥哥,很自然地跟我们聊天,为我们缓解紧张的工作情绪,让我们在愉悦的心境下工作学习。若是要问谁是最可爱的人?答案不言已明。
秀外慧中的王静姐姐,是我们实习过程中给我们鼓励的精神导师。在我印象中,静姐总是那么能干,对于任何事情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就像一本会说话的教科书,时时刻刻向我们传授着她所知的一切,毫无保留。同时,静姐在我心中还有一个代名词----善解人意。我想,撇开工作层面,静姐不愧为一个难得的朋友,在她犀利的眼光下,有一颗智慧而善良的心灵,真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就拿刑事实践中最大的难点——调解来说。刑事附带民事的案子十分常见,在某些过失犯罪导致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被害人亲属通常都难以平静,换成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是同样的心情,亲近的人因难去世,悲愤交加,而被告人实属过失犯罪,自愿认罪且愿意给予被害人亲属相应赔偿,也希望得到对方谅解,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要求案件承办人要做好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工作,从而促进法律效果与社会效益在司法实践中有机统一,使法律在得到贯彻实施的同时得以体现其立法本意,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这显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静姐却不怕面对这些难题,每当遇到调解,她都会换位思考,置身处地的想着当事人的心情,在认真审查案情的同时剖析被害人亲属的心理,体会被害人亲属的心情,平心静气地向其阐明法理、述说人情,让原本痛苦而固执的被害人亲属在明确法律、通晓情理的情况下,放下沉重的心情,进而谅解过失罪犯,从而在做到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定纷止争,防止矛盾的继续激化扩大,依法使被告人承担其应承担的刑事及民事责任的同时,使被害人亲属放下包袱,重新面对生活。
姜庭长、静姐,都是刑庭的好同志,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到如此多的东西。法律知识就不用说了,每天都以工作和学习为主,姜庭长过硬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审判实践经验,每天都不断灌输到我们的脑海里;静姐孜孜不倦、认真求实的态度以及她新颖的观点,加上那过人的智慧,时刻为我们找出错误,提出意见。而更为宝贵的,是我在刑庭这段时间,在前辈们身上看到了面对工作应有的态度以及那些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
时间不算长,但感悟却特别多,或许是因为我比较感性,加上从小就爱观察生活吧。如果说要把感悟记录下来,我想必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处处生活,处处可感,处处可学。就让一切都寄存在自己的脑海里,终身受益。就如同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所学到的,定是能受益一辈子的。
最后,由衷地感谢巴东县人民法院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姜涛庭长、感谢王静姐姐、感谢刑事审判庭的每一位前辈、每一位同学!希望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在前辈们的指导下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获得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