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的星空
额济纳,大片的金发胡杨,满地的甜瓜飘香,一望无际的巴丹吉林沙漠的沙浪,令人心驰神往,然而,额济纳的星空一直让我回味难忘。
额济纳,因额济纳河而得名,是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的一个旗。东南与阿拉善右旗相连,西南与甘肃省毗邻,北与蒙古国接壤。四十万亩金色的胡杨,把大漠中的额济纳旗装扮得像那达慕大会上的蒙古姑娘一样漂亮。
十月的额济纳秋高气爽,夕阳钻入戈壁时露出半个羞答答的脸庞,脸上的红晕斜射在蓝蓝的天上,像油画大师调色的颜料堆放。忙着秋收的额济纳人,顾不上欣赏那七彩的霞光,瞧也不瞧那满天打情骂俏的星星月亮。
去额济纳吃住在农家。吃罢晚饭,我站在房东的小院里,秋风拂在脸上,凉气刮在身上,房东的拖拉机上装满的甜瓜,香气飘忽在院子中央。我贪婪地吸食着瓜香,目不转睛地望着布满星空的天上。
我寻找着望星最好的角度,忘记了一天驱车的疲劳,眼睛盯着天空繁星最多的地方。不知道是院子太小的原因,还是额济纳的天空清晰度太高,天是那么的蓝,星是那么的低,看着看着,天就像一个蓝色的塑料大棚罩在我的身上;星星是那么的多,个个又是那么的亮,数着数着,星星好似要砸在我的头上。我伸手去摸额济纳的天,我使劲去捧那流动的星。
我认识的星星不多,望着久违的夜空,使劲的望啊!找啊!终于看到了北斗星。北斗星有七颗组成,三颗大的显亮,四颗小的逊色。要是不注意观察,你会误认为北斗星是不转动的星,看得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它也是从东往西转着的,往往到了天快亮的时候,其他星星早已经不见了,北斗星还隐约可见,直到太阳出来后,北斗星才彻底失去了光亮。
看着额济纳夜空布满的星斗,我的眼睛觉得有点不够用了,脖子也有点发酸,我不得不看会儿天空,低下头来休息片刻。额济纳的夜空,星星越看越多,数也数不清,看也看不够。记不得那是什么日子,那天的月亮,像一小块西瓜皮显得无光。我不知不觉地想起小时候在打麦场跟着大人看星星的情景。那时候,老家农村的天也是这么的蓝,星星也是这么的多,特别是在夏天打麦子的时候,小孩子最喜欢拉着席子,夹着单子到生产队里打麦场和大人一起睡觉。北斗星形状就是那时候大人讲解后记下的。
其实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还算牛郎和织女星。我们那里的老人把银河叫天河,说王母娘娘用银簪在天上划了一下,就成了现在的银河,隔开了牛郎和织女,每年的七月七日,准许牛郎和织女会一次面。听着老人们绘声绘色的讲解,我仿佛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去额济纳的季节,是牛郎和织女会面后分开的日子。我盯着牛郎和织女星使劲地看。我看到牛郎织女依依不舍的相视,看到他们儿女们抱腿苦苦的相劝,看到了织女被眼泪湿透的衣袖,也看到了牛郎捶胸顿足的样子,听到牛郎不愿离开织女的凄惨号啕。
我继续望着天空,天变得更加蓝,星星变得更加多。我发现这里的星星个个都在有秩序的忙活着,星星中有大的,有小的,有走得快的,有走得慢的,还有像火球流下来发出一道亮光的。它们中的多数都依偎在银河的周围,显得有点拥挤,有的甚至愿意被挡着光亮但仍抢占着银河边的位置。看着额济纳的星空,我第一次感到太空世界是那么的缤纷绚丽。
我边看边想,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脑子里全是星星的时候,房东从屋子里出来了,他看我那样的全神贯注看星星,便问我:“看到卫星了吗?”“卫星?”我惊讶地问。他告诉我,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发射的。
我朝着房东手指的方向,他告诉我在离北斗星不远的地方,有一个不太显眼的小星星,每天都在天西北的方向,随地球转着,每到钟点还能听到卫星发出《东方红》的歌曲声。我好奇地朝房东手指的方向,满天的星斗,我使劲地看,专心地听,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着。“我怎么看不出哪个是我们的卫星啊?”房东笑笑说,看卫星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的。
我明白了,1958年我国在额济纳旗建设航天试验靶场。额济纳旗人民为了支援国防建设,让出上游水草肥美的牧场和耕地,旗政府和近40%的居民北移了140多公里。人造卫星是在这里上天的,神五、神六航天飞船也是在额济纳旗境内成功发射的。额济纳人看星空不看北斗,不找牛郎,他们爱看卫星。我的房东就是那时从100多公里外的靶场移民过来的。
我望着额济纳的夜空,星光是那么的灿烂,天上的每颗星都在向我眨眼,我仿佛听到了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的旋律,看到了神五、神六那熟悉的身影!
(作者单位: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