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岸边法徽闪耀

发布时间:2012-04-01 点击数量:706



法官们与村民交谈




胡明(左)、杨绍南(右)与村干部一起深入田间了解春耕情况




胡明在“亲戚”易法成家中




胡明给易法成带来了棉被和500元现金




杨绍南给“亲戚”500元现金




周圣学背走杨绍南带来的化肥




法院扶持修建的“当家堰”(修建中)


正是一年农忙时  法官下乡助春耕

清江岸边法徽闪耀

 

□ 通讯员 谭元贵  李小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一年农忙时。331日,巴东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胡明带领12名中层干部,深入到水布垭镇许家湾、长岭、杨家垭等村,他们不是送达传票,也不是下乡办案,而是给自己的“亲戚”送化肥、种子等农资。

2011年以来,巴东县法院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三万”活动,采取“一对一”的方式与困难群众结“亲戚”,下基层,接地气,聆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及时解决群众纠心问题,积极稳妥调处各类涉农纷争,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本次助春耕活动工作组分为三个小分队,分别到许家湾村2组、5组、6组;长岭村3组、7组;杨家垭村2组、4组、9组、10组。各分队成员来到各自“亲戚”家中,不仅将农资送到手,更将温暖送到心。

胡明在“亲戚”易法成家中,详细询问了老两口的近况及易法成的哮喘病治疗情况。他叮嘱二老要照顾好身体,保持良好的心态,按时服药。当胡明将棉被及500元现金递给易法成时,易法成感慨现在老百姓赶上了好日子,能来问候一下心里就满了。

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杨绍南带着化肥、种子等农资来到“亲戚”周圣学家,不仅实地查看了旧房改造的施工情况,更和他探讨了今年农业生产大计。当周圣学表示要扩大烟叶种植时,杨绍南十分支持。临走时,杨绍南给周圣学500元现金,用于购置建筑材料。

专职审委会委员谭明宏结的“亲戚”名叫崔业柱,住长岭村7组,妻子去世。当天,得知亲戚要来,崔业柱早早地守候在村口。当谭明宏准备将化肥扛上肩时,崔业柱拦了下来说:“我们两兄弟一起将化肥抬回家。”在崔业柱家里,谭明宏关切地询问了生产、生活情况,崔业柱感动地说“现在我们的家庭条件有了改善,感谢亲戚的关心”。

三月,最美春色在清江。黑瓦白墙,青石小道,杨柳袅袅。满山青绿,到处都是娇艳欲滴的鲜花,无时不充满春的气息。清江岸边,到处活跃着法官的身影,山乡田野,鲜红的法徽熠熠闪光。田埂上,院子里,法官们和村民拉起了家常。胡明在交谈中告诉村民,这次开展“助春耕”活动,一是尽绵薄之力给村民提供一些物质帮助;二是征询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的司法需求;三是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制宣传,帮助群众化解矛盾、排忧解难,让群众安心搞好春耕生产。

“你们法官能到我们农田里来了解民意,了解农民的司法需求,这种工作方式我真的非常满意。”正在田间忙活的杨万荣真诚地对法官说。一声声问候彰显的是人民法官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一杯杯清茶体现的是人民群众对干部关怀的感动。“干部结穷亲、农资助春耕”活动的开展,法官们受到了深刻教育,密切了与群众间的联系。

据胡明介绍,巴东法院将持续开展“干部结穷亲、农资助春耕”活动,继续组织法官分期分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帮助村民解决困难,促进发展。机关中层正职以上干部将在415日前完成进村走访工作。同时,对涉农案件开辟诉讼“绿色通道”,实行“快立案、快审理、快执行”,避免因处理不及时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开展巡回审判,深入乡镇、村落开展巡回审理,免却偏远群众舟车劳顿之累。大力开展诉前调解,发现矛盾苗头及时调处,妥善化解。

第1页  共1页

编辑:谭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