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法不言情

发布时间:2008-05-26 点击数量:817
    五月的风,应该是柔柔地吹,给神州大地流蜜般地送来一阵阵的芬芳;

  五月的天,应该是一碧如洗,让华夏无数的家庭沐浴在幸福的阳光下;

  然而,2008年五月的风,却刮得那么让人痛彻心肺,五月的天空,被一种阴霾而笼罩;

  就在一瞬间,这片流传着古老神话的土地,把我们的心撕扯的揪痛;这个演绎着岁月传说的季节,把我们的灵颤栗的沉痛.那美丽富饶的山川变成了哭泣的瓦砾,那依山而建的美丽古镇变成了废墟的泪痕,而淳朴善良的人们,被迫流离失所。

  汶川地震,它毫不留情地震碎了灾区同胞的幸福生活,它肆无忌惮地搅乱了人们善良而平静的心灵。

  这一瞬间,来得是多么的突然,昔日鳞次栉比的楼房粉碎了,鲜艳欲滴的生命消逝了,温馨和睦的家庭沉没了……

  这一瞬间,来的又是多么的漫长,那只握笔的手定格了,那双流泪的眼睛震颤了,那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再也忘不了……

  这个五月,募捐的呼声响彻了浩瀚的国度,无私的爱心飘香了你我的心田……

  这个五月,子弟兵的泪水流进了父老的心里,雨中的迷彩服模糊了将军和士兵的官阶,奔涌的身影让多少人心头的阴霾散去,无边的爱延伸到每一个灾区同胞的心底……

  这个五月,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勾勒出感人的画面,战士们高亢的呼喊胜过那优美的旋律,白衣天使的穿梭让爱的真情传递……

  这个五月,法官、检察官、公安用他们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生命的通道,他们用双手扒开废墟中的一块块乱石,用双肩扛起担架上一个个虚弱的生命,用双腿踏过一条条崎岖险阻的道路,无畏、刚强、令人喟叹……

  这个五月,画面与旋律中,有一个共同的背景,那就是一种超越生死、超越所有灾难的无边大爱。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呀,你我素昧平生却心灵相通,你的切肤之痛我感同身受;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呀,当土地还在震荡的时刻,总理已经站在它桀骜的脊梁上,拉起幸存者的双手,抚去孩子脸上的泥巴,任凌风梳理缕缕白发,凭厉雨洗刷情感年轮;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爱呀,在坍塌的楼房中,“失去孩子的母亲日夜呵护的不是自己的娃娃”;在残垣断壁前,“失去父母的孩子不停的挖找不是自己的爹妈”。

  这个五月,国旗为平民而降,鸣笛为死难百姓而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关爱不幸者的温馨弥漫大地,民族精神在众志成城中升华。

  这个五月的苦难———中华民族的国殇啊,它唤醒了人们的善,凝聚了国民的心。神州大地共赴患难,同此一心。

  多难兴邦。于是,我们在伤悲中看到了力量,我们在痛苦中找到了希望。

  我们相信,有一天,这座城市必将从废墟上崛起,那耸立街头的丰碑上,必将有中华民族大爱无边的灿烂笑靥。

  请记住汶川的分分秒秒,幸存的生命,一次次演绎着爱的伟大和崇高。

  作为传媒人,当看到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公安干警、法官、检察官、司法行政人员们表现出的那种法律工作者的崇高,我们顿生无比的敬意;当看到华夏大地的法律人在四面八方用各种方式表现的救援与支持,我们的心灵也受到新的震撼、洗礼。

  作为民族中坚的法律人群体,在这个五月,用它们的爱心、言论和行动与全国人民共同谱写了一首大爱之歌,共同筑起了民族之魂。

  为了表达我们难以表述的情怀,《法学院专刊》、《法制资讯》编辑部特别策划了《2008:大爱无边》专题。

  用“心、灵、魂、撼”四个主题,倾诉法律人的情思与大爱。

 

 

第1页  共1页

编辑:谭元贵    

文章出处:《法学院专刊》《法制资讯》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