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访路 解上访题
院长亲断家务事
“常言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我这个案子今天能得到圆满解决,反倒是清官结了积怨案!感谢法院司法为民!”7月9日上午,镇平县的杨某夫妇紧紧握住来到家里调处纠纷的南阳中院院长庞景玉的手激动地说。
2001年,杨某夫妇与子女因分家产生纠纷提起民事诉讼,经过镇平县法院、南阳中院、河南高院逐一审判处理,当事人还是不服,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申诉。
针对此案为家庭内部矛盾的特点,南阳中院决定变上访为下访,该院院长庞景玉会同案件承办法官来到当事人家中做调解工作,促使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多年来的纠纷最终一朝化解。
“院长亲自下访到我家,我非常感动。这种化解矛盾的方法很好,周围的邻居也对法院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这种执法为民的精神应大力推广。”杨某高兴地说。为表达感激之情,夫妇俩亲自为承办该案的南阳中院和镇平县法院送上了题为“以民为本、构建和谐”的锦旗。
三省交界化纷争
南阳中院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把巡回审判作为关注民生、方便群众诉讼的便民工程,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用公平播撒法律的阳光,用爱心向百姓传递法律的温暖。
淅川县荆紫关镇被群山环抱,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该镇村民徐某因在自留地上建房与所在的村组打起了官司,徐某一审败诉后不服,上诉到南阳中院,且情绪激动,多次到中院和相关部门闹访。
为了彻底解决这起案件,南阳中院决定对该案实行梯次调解,先由承办法官、民二庭庭长到现场勘查、走访、调解,但双方意见分歧较大,调解无果。该院“下访连心”活动开始后,分管民事审判的副院长王定决定依托乡镇村组,妥善处理该案。
7月14日早上,王定带领承办法官驱车200余公里来到荆紫关镇,先与该村组的组长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讲政策、讲法律、讲民情,村组同意配合法院工作。随后,王定又做徐某及其家人的思想工作,从打官司造成的损失到官司和平解决后安心生产创造的效益对比,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说得徐某及其家人连连点头。徐某动情地说:“王院长为了我的事情亲自到山沟里来,就冲这一点,我再也不会去闹访了。”经过王定及承办法官5个多小时的调解,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该案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爱心救助促息访
在“下访连心”活动中,南阳中院以排查出来的赴京赴省上访老户和重信重访人员为重点,逐案逐人建立台账,院领导包案负责。对诉求合法合理的上访人,尽快解决到位;对诉求不合理但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采取救济、救助的方式帮助解决困难,法、情、理多管齐下促其息访罢诉。
6月17日,南阳中院副院长宋黎晓来到桐柏走访,利用午休时间与上访人闫某促膝谈心。1997年,桐柏县物价局对桐柏县城关镇的闫某等4人分别作出行政处罚,并申请该县法院执行。桐柏县法院执行后,闫某代表4名当事人以县物价局行政处罚错误、法院执行错误为由上访十余年。宋黎晓在仔细听取闫某上访案件的事实经过和诉求后,对其耐心地阐释和疏导,让其明晓法理和事理。同时,宋黎晓又与闫某拉起了家常,指出其多年上访、荒废生产生活的做法得不偿失。宋黎晓入情入理的分析和设身处地的关怀,使闫某心中的“坚冰”慢慢融化。看到闫某生活非常困难,宋黎晓当场从自己兜里拿出1000元交到了闫某的手中。闫某十分感动,当即表示有法院这样的关怀,他再纠缠下去太没道理了,并当场表示他和其他3人今后再也不上访了。就这样,4起上访十余年的老案得以和谐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