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增强认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提高法官的群众工作能力,首先要提高法官认识和把握全局的能力,在工作中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干警的头脑,进一步深刻领会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司法为民观念。在方法上,定期邀请党委、人大、纪委等机关领导同志举办时事形势教育、宗旨教育、廉政教育讲座,引导全体干警站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自觉增强党的领导意识、司法为民意识,廉洁自律意识,自觉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司法活动中去。
二、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增强把握司法工作正确方向的能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是空洞的、虚化的,而是处处、时时体现在我们具体的各项工作中。为深化广大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我们邀请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如何在本职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等问题进行专题讲解,使全体干警进一步坚定司法工作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用正确的法治理念和价值取向统一司法思想,引导法官从更高的起点谋划人民法院的工作,正确处理民商事、刑事、行政诉讼案件,最大限度地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三、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增强准确运用法律的能力。法官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必须具有深厚的法律理论功底,才能正确理解法律并准确运用。因而,应积极倡导建设学习型法院、学习型法官,引导干警全面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扩大视野,认真搞好调查研究,增强准确理解、恰当运用法律的能力。
四、加强业务能力学习,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法官的职责是审判,娴熟驾驭庭审、分析认定证据并作出公正裁判是法官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培养法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关键。在工作中,应从教育培训入手,紧紧围绕审判工作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引导法官进行岗位培训,开展优秀审判长、优秀观摩庭、优秀裁判文书等司法技能评比活动,努力增强法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造就一批理论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精通法律的专家型、复合型法官。
另外,还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检察官、警官、法律工作者等法律人士,结合工作实践,就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其适用、司法实践中疑难问题的法律适用等问题进行讲解,实现法官知识的更新和深入发展;组织全体法官结合审判工作中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审判经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推动全体干警业务素质的共同提高。
五、加强社会知识学习,增强把握社情民意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时期,法院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根据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依法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只有使广大干警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掌握审判活动所必需的经济、社会知识,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在工作中正确处理和执行好每一起涉及民生的案件。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邀请相关人士讲授国情知识,讲授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传统文化和本地区的民生民俗,增强广大干警对国情、对社会的了解,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改进司法作风,维护司法公正,从而在工作中依据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加强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司法为民的理念,全面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认真审理好与民生相关的案件,着力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各类纠纷,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