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 望

发布时间:2008-11-20 点击数量:978
    呼啸的风,淅沥的雨。难以回避的寒意袭卷而来。

    初冬的黄昏,一下班就快要黑了,我拎着包疾步回家。路上车稀人少,时令的变化告诉人们---冬天来了。

    就在我走进院子的瞬间,不经意地抬头,看见楼上那位老婆婆又静静地伫立在窗口。她头上的白发,被风拂起,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正面看过去,她真的风烛残年了。

    她透过长长的巷道,注视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从她的眼神不难读懂内心的焦虑和期盼,她在这些人群中寻找熟悉的影子。

    是回家的时候了。老婆婆在守望尚未回家子孙,守望一家人的平安。

    老婆婆八十有余,眼花耳聋。自我住进这个院子,老人就没有下过楼。记忆中,我每天回家总能看见她风雨无阻地等在窗口,目视着我们回家所必须经过的路口,眼巴巴地筛选着人流。

    那是母性的守候啊! 眼前的一切冲击着思绪,对天下母亲的敬慕如潮水般尽情的泛滥......

    记起儿时,母亲总是在归鸟鼓噪的薄暮时分,呼唤着在外贪玩而忘记归家的我。多少个夜晚,我一觉醒来,总能看见一双慈祥、温暖的目光还在凝视着自己。母亲为我缝着书包和开了缝的裤子。灯光下,她长发掩映的脸,宁静、安祥而圣洁,闪耀着母性的美丽。 

    岁月流逝,季节轮换。窗口、门前、村头,总有个人在守望,那是母亲等待的身影;耳边总有一种熟悉的声音在回响,那是母亲亲切的问候。

    母亲们用一生的守望来阐释永远不变,挥之不去的牵挂。母亲们也就是这样在一生的守望中渐渐地老去,逝去。

    眼前,老婆婆矮小瘦弱的身影像雕塑般屹立。脑海中出现了母亲守望的雕像,那雕像,像一座不朽的丰碑。

第1页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