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亲情――追记湖北省旅游局副巡视员操福善
记者 边文海 特约记者 陈江
陈春菊老大娘一次又一次为操福善的不幸离世泪流满面
巴东县清太坪镇双树坪村七组82岁的老大娘陈春菊,一听到操福善的名字就浊泪纵横,像失去亲生骨肉一样悲楚。饱经风霜的身躯不住的颤抖,几欲站立却总也支撑不起。“我不能到武汉去祭拜他,今年过年那天,我一定要在他出事的地方给他烧些纸钱。”老大娘喏喏地说。
1月3日,湖北省旅游局副巡视员、“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工作组组长操福善的英魂,在元旦佳节长眠于这里的莽莽群山之中。这天,雪花,无情地飘落;冰凌,封冻着大地的温度。
陈春菊老大娘的家,离操福善出事的地点不足600米。
“你说春节来看我,却舍下我走了”
陈大娘和外孙向大青相依为命21年,在向大青七岁那年,陈大娘的女儿改嫁,女婿也“高飞”了,留下他们祖孙俩苦撑苦熬,因为外孙的弱智,加上大娘常年患病,祖孙俩日子倍加艰难。随着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的进驻,大娘一家受到队员们的悉心照顾,在省城干部资助下大娘的病也得到有效治疗。
陈大娘的酸楚深深刺痛了操福善的心,他也是为人父、年近六旬的人啊,能深深感受陈大娘的内心。就在他去年12月8日担任省旅游局驻巴东“三万”活动工作组组长以来,又两次登门看望陈大娘祖孙俩。去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满头是汗的操福善来到陈大娘的火坑旁,不顾黑乎乎的木椅上积下的灰尘,径直挨着陈大娘坐着,双手紧握着大娘粗糙、干瘪却又沾满黑灰的手,深情地叫“陈大娘”,并详细地询问大娘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操福善告诉大娘,让大娘把他当做自己的亲人,他会像后辈一样孝敬大娘的,会像父辈一样善待大青的。操福善把向大青拉到身边,像父子一样,无拘无束地比起脚的大小,操福善说,嘿,你的脚码子和我差不多,12月16日来的时候,看到你鞋破得不成样子了,就给你买了一双,码子还正合适,快快换上!接着,操福善拿出一本书递给大娘,说,这是上一任组长陆令寿写的一本书,上面记录着您家的情况,还有您的照片呢,您认不得字,您可以经常看看这些照片。
临走时,操福善反复告诉大娘,春节时,一定来看望大娘,给大娘拜年。陈春菊一个劲地点头,泪水从干涩的眼眶里一行一行地淌到脸颊。
双树坪村村支书谭永甲清楚记得,去年12月18日那天,操福善就在离大娘家300米的地方和村民一道开挖工作组援建的水池基础工程,刚刚丢下锄头,操福善就迫不及待地赶往陈大娘家。
“你说春节来看我的啊——却舍下我先走了哦——”1月4日,记者见到陈大娘时,大娘一脸的茫然和悲伤,她总是哭诉着操福善对她的桩桩好处。她说,遇到操局长(当地老百姓都这样称呼操福善)是她前世修来的福分。她还说,她已经82岁了,走的应该是她而不应该是操局长,她好想代替操局长而去“鬼门关”啊!
“听到操局长翻车的事,我怎么也不相信,这么好的人,唉——”3日那天上午,双树坪村七组困难户陈千山听到操福善出事的消息,虽然怎么也不相信,但他却没有丝毫迟疑,奔向出事地点参加救援。途中,他的脑海里不停闪动着操福善看望他家时的亲和面容,喃喃自语,我要跑快点,还要快点……
陈千山的妻子常年患病,长期服药,家里没钱,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四处打工,没挣到什么钱,回家试图养蜈蚣。去年12月18日那天,操福善看望陈大娘后,并没有回驻地,而是来到陈千山的家,在火塘边,和陈千山一家促膝交谈,商讨如何解决眼前的困难和怎样发展蜈蚣养殖业。“那天直到深夜,操局长还不知疲倦。”陈千山回忆。
“3号上午9点多,操局长还来看了我们的。”白沙坪村一组三级残疾村民张宏喜哽咽着说,“哪晓得——哪晓得——11点多就出事了,这次见面竟成了永别!”张宏喜记得,那天雪特别大,操局长来他家时,他们刚刚起床,正在烧火坑的火,满屋烟尘。操福善一落座,就告诉我们,这次先来看看年货准备得怎样,春节期间还要来看望我们。操福善没坐多长时间,喝了一杯茶,吃了个柑子,说要去双树坪看水库建设进度,就匆匆走了。
“我当时心里还在想,一定要留些好瘦肉,等正月份操局长和省工作组来时招待他们!”张宏喜擦了擦眼泪,说。
“凡是没时间亲自去看望的困难户,操局长都委托了村干部。”白沙坪村支书、村主任陈发宇记得清清楚楚,三组瘫痪在床的谭兵波就是委托我去看望慰问的。
“听说操局长和工作队领导春节要来看望我们村民,我们许多家庭都在准备,要接这些稀客吃饭!”双树坪村七组组长陈祥楚一脸的感伤和遗憾。
“他为老百姓修塘堰,把命都搭上了”
“他一心想着修塘堰,却再也不能看一眼他设计和挖过的塘堰了……”1月4日,双树坪村支部书记谭永甲望着工作组员发来的短信,目光有些呆滞。他怎么也不相信,操福善会舍下他和乡亲们而去。
1月2日,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员、挂任巴东县副县长的童建新电话告诉谭永甲,操福善将在明天查看朝阳坪水塘的工程进度。“工作组为村里修水塘,连元旦假期都不肯休息。干部们这样支持,我们要是不将水库修好,就对不起他们。”接过电话,谭永甲心头涌起一股暖流。
当晚下了一夜的雪,清太坪乡村道路结上厚厚的冰。不好!工作组到村里有危险。清晨,谭永甲急匆匆发了一条短信:“路面结冰,车辆不便通行,请工作组别进村!”不一会儿,谭永甲收到回复:“根据操巡视员的意见,工作组于上午11点到工地查看。”
几乎同一时间,陈发宇也接到省旅游局工作组电话,操福善要查看倒坐坑水塘的整修工程。3日9点不到,操福善就来到村委会,约他去了倒坐坑水塘工地。看到水塘主体工程完工,操副巡视员心里格外高兴,反复嘱咐要尽早对塘底进行浇筑,让塘堰尽早发挥效益。“没想到,这竟是他留下的最后的话!”陈发宇泣不成声。
操福善亲自设计并参与建设的朝阳坪水库已完成基础工程
年近花甲的操福善,再过7个月就退休了。去年12月初,操福善被省旅游局派往巴东县清太坪镇,带队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兴修水利是惠及民生大好事!我参军时就是从水利工程现场走的,现在即将退休了,一定要将造福百姓的实事办好!”操福善下定决心。
12月7日,操福善带着工作组从武汉出发,8日清晨就赶到驻点村之一的白沙坪。在村委会,他在听取村支书陈发宇的简短介绍后,径直到该村一组、二组、三组、六组连续查看了当地的6口废堰,对塘堰容量、投资一一进行了测算。经征求村干部和村民意见,工作组打算对三组的一口水塘进行扩建,但扩建需占地的五户村民有三户不在家,一时难以落实用地事宜。为了抢抓时间,操福善和村干部商定,先对一组倒坐坑水塘进行整修。在操福善和工作组的操持下,白沙坪村很快备齐了原材料,12月29日,仅用11天时间就完成了倒坐坑塘堰主体工程。
12月16日,操福善带领工作队员对双树坪村的4口废旧塘堰进行了实地查勘。为了不破坏水源,操福善和大家反复磋商,决定在七组朝阳坪新建一口容量约600立方米的水库。次日,操福善带着工作队员对水库进行设计,制定出详细的工程实施方案。第三天,朝阳坪水库就正式动工,操福善带着队员和村民们一道挖淤泥、砍烟杆,直到晚上9时才回住地。“没想到,省旅游局领导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必我们农民差!”望着操福善干活的架势,村民陈祥楚悄悄竖起了大拇指。
朝阳坪水库建成后,可解决两个组260余人的饮水问题。对于水库工程进展情况,操福善一直牵挂在心。元旦假期还未结束,操福善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工地,不幸遭遇车祸。“他是来给我们老百姓来造福的,却把命都搭上了。”村民谭永珍泪流满面地说。
“他的遗体应盖上党旗”
“操巡视员是个好干部。他走了,他的遗体应盖上党旗!”双社小学教师张宏军深情地说,“他的心里装着边远山区农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含义。”
朝阳坪水库工程动工的这一天,张红军在工地看见操福善和村民一起劳动,就对这个年近花甲的干部产生了好感:这真像个党员样!
操福善生于武汉新洲,1972年12月应征入伍,1975年10月入党,1987年11月起在省旅游局工作,先后任政治处副科长、科长、副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财务处处长,办公室主任,副巡视员。操福善对工作特别勤恳,无论在哪个岗位,他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他看上去特别朴素,对人又和气,没有一点官架子。”陈发宇和操福善刚见面,就觉得他不像省城来的“大官”。查看六组的一口塘堰,得走几百米狭窄的山路,有的地方还要手脚并用。操福善一路走上去,竟一点也不见吃力。
最后一次来白沙村看塘堰,陈发宇跟操福善坦诚地讲出了村里发展所面临的断头路多、特困户多、产业发展难等诸多困难。操福善一面耐心倾听,一面给他鼓气,无论什么时候,干部都是老百姓的主心骨,一定要带领村民克服困难,千方百计加快村里的发展。对于产业发展问题,操福善建议村里对寨坑、乐乐洞等景点进行开发,并表示省旅游局将对发展乡村旅游、兴办农家乐给予支持。
“他说,过了元旦,还要与我们村支部交流党建工作经验,怎么就走了?”清太坪镇驻双树坪村干部谭祖友噙着泪水回忆。借“三万”活动的机会,操福善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还准备组织省旅游局党组与村支部举办经验交流会。他对交流会还提出了不写标语、不安排工作餐,要准备劳动工具到现场参加劳动等要求。
1月3日,纷飞的雨雪拦不住工作组前往工地的脚步。在看过白沙坪倒坐坑水库工程后,操福善步履匆匆地踏上赶往朝阳坪塘堰的路途。上午11时3分,车辆行进到离朝阳坪塘堰仅500米的清木路段时,打滑坠入80多米深的悬崖。操福善、童建新和驾驶员李载山全部受伤。村民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当大家从草丛中找到满身血迹的操福善,他的呼吸已极其微弱。冰天雪地中,村民陈祥楚脱下全身衣服,盖在操福善身上。腿脚不便的谭永珍,急忙叫儿子带着茶水来救人。
村民含泪呼喊着操福善,抬着他疾步向公路上赶。清太坪镇政府干部、派出所民警也及时赶到现场,将操福善火速送往医院抢救。因伤势过重,操福善再也没有醒来。
车祸发生后,村民们对操福善的伤势十分担忧,四处打听他的消息。1月3日下午,陈发宇接到白沙坪村村民20多个询问电话。得知操福善殉职的噩耗,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悲情之中。“他是个好人,和老百姓的心贴得紧!要不是隔得远,我们要给他送花圈,送他一程。”白沙坪村一组村民张宏喜听说操福善的遗体已运回省城,悲痛地说。
“操福善和省旅游局三万工作组作风扎实,对群众的感情很朴素,是我们基层干部学习的榜样。我们将继续做好操巡视员生前没有完成的事情,告慰他的在天之灵!”驻村干部谭祖友说。
清江呜咽,巴山含悲。操福善以身殉职的消息迅速传开,其先进事迹在荆楚大地广为传颂。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作出批示:操福善同志因公殉职,一定要大力宣传他的先进事迹,以此推进全省“三万”活动。
“节假日,他没有休息/冰雪,险路,挡不住他的脚步/奔波,前行,揣着那颗火热的心/刹那间,他的生命冰冷下来/可是,连那白雪皑皑的群山,也能感受到他的温度/爱,责任与担当的温度,却永暖人心!”一位网友这样评价。
操福善,这位党的干部,把最后的亲情留给了深山的父老乡亲。
编辑:谭元贵
文章出处:长江巴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