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为法院执行“飓风行动”点赞
7月3日至4日,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专题研究综治信访等工作。会上,单艳平称赞县人民法院的执行“飓风行动”措施有力,效果良好。
按照上级法院的统一安排部署,巴东法院自5月31日以来组建重兵集团开展执行“飓风行动”,以非常手段克服非常难题,对未结执行案件进行“坦克碾压式”执行,取得了阶段性成效。6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机关报《人民法院报》以《巴东法院发布“最后通牒”促执行》为题,对巴东法院执行攻坚“飓风行动”的创新经验予以推广。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参战干警职工采取“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模式,让“飓风”席卷大江南北,执行工作呈现出“五上五有”的态势。
认识上得去,党组有决心。一是重置机构,执行局成立一个指挥中心、设置一个执行裁决团队、组建四个执行大队,将人民法庭的执行工作划归执行局统管;二是优化执行资源,执行局共配备26名干警职工,占全院总人数的20.47%,执行警务化模式初具雏形;三是配齐装备,为每个执行大队配置警车、执法记录仪等办案所需设备;四是强化队伍建设,走内涵式发展路线,实行“一对一”传帮带;五是整饬执行行为,强化教育引导和日常监管。邀请县检察院派员亲临执行一线监督执行工作,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执行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征求意见和建议。
措施上得去,工作有力度。一是采取发布悬赏执行公告、发布执行敦促令、公布失信黑名单等方式公开曝光失信老赖。共发布悬赏公告3期,发布执行敦促令2期212人,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3期216人。此举促成189人主动履行义务,涉案标的607.9万元;二是对拒不执行的采取罚款、拘留措施,1-6月,拘传被执行人76次,对68人采取司法拘留措施,罚款2人;三是利用“岁末攻坚”、“霹雳行动”、“飓风行动”等集中行动形成的高压态势,对重点、复杂案件予以集中执行,形成威慑;四是利用“总对总”查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 “网”住资产,通过查控系统累计发起查询887件,冻划资金1896.6万元;五是利用司法拍卖平台集中处置财产,共在淘宝网司法拍卖栏目挂名拍卖财产3件;六是健全联动机制,与公安机关联动,利用宾馆入住信息、车船票务信息等协助查找被执行人下落。
规模上得去,行动有声势。一是举全院之力开展集中执行,通过统一行动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彰显执行工作强制力;二是组建重兵集团开展“飓风行动”。自5月31日起,成立指挥部,抽调40名干警组建8个突击队,配备12台警车,在全县开展“飓风行动”;三是营造执行氛围,在突击大队的警车上设置“严惩失信,打击老赖”“欠债还钱”“拒执坐牢”等通俗易懂的宣传标语;四是分片区统一作战,全县设立“城关、江南、江北”三大作战区域,集中力量分片区作战,执行人员、执行车辆长时间、高密度出击;五是在利用科技手段的同时兼顾传统,结合农村网络信号覆盖不全、上网率相对偏低而居住地都是熟人等实际,将悬赏公告、执行敦促令、失信黑名单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予以张贴,对被执行人采取用警喇叭喊话的方式督促到庭,形成强有力的震慑。
宣传得上去,舆论有影响。一是利用“两网两微”发布悬赏公告、执行敦促令、失信黑名单,压缩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二是利用网站等媒体及时发布执行动态,跟踪报道典型案例;三是利用传统媒体推介执行举措。今年,在人民法院报、湖北日报、恩施日报等传统媒体刊发执行稿件9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四是与州、县电视台联合制作专题节目3期,营造了解决执行难的强大气场。63名在外地的被执行人获悉巴东法院开展“飓风行动”的消息后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涉案标的149.3万元。
位次上得去,执行有效果。1-6月,全院共受理执行案件1147件,执结891件,执结率为77.68%,执行到位标的7072.72万元,执结案件数居全州第一,案件执结率位于全州第二。与去年同期相比,收案上升67.7个百分点,结案上升1.4倍,结案率上升25.34。自5月31日开展“飓风行动”以来,累计执结案件470件,执行到位标的1594.8万元。通过强有力的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必须执行”的意识得到强化,既有在外务工人员返乡执行的,也有委托亲属代为履行或是打电话承诺履行期限的。